好看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自由与枷锁之囚牢 > 第67章: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

第67章:夏日消溶,江河横溢,人或为鱼鳖(1 / 2)

宁明志也是熟读历史的,因为在央企任职,央企是很注重历史感的,不仅是因为伟大的毛**熟读廿十四史,现任国家领导人也说过:“走得再远,走到再光辉的未来,都不能忘记自己为什么出发”,都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以史为镜,可以知兴衰’,就是这个道理。

历史上,将信任发挥到极致的,还是唐太宗李世民。

宁明志想到自己在读的《血腥的盛唐》里的一段描写,再加上当下发生的事情,对此更是深有感触,书中写道:“在李世民南征北战、扫荡群雄的整个武德年间,四方豪杰就这么一个个走到了他的麾下,从你死我亡的对手变成了死心塌地的亲信。

这里有一个问题值得我们思考:到底是什么东西把他们吸引到了李世民身边,并让他们从此变得坚贞不渝,不再选择离开和背叛呢?是李世民卓越的军事才能,还是他强大的个人魅力,或者是他大唐二皇子的身份和地位?

这些固然是重要的,但肯定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一点是李世民给予他们一视同仁、毫无保留的信任!

这些英雄豪杰都不是第一天出来打天下的,他们也跟随过各种各样的老大。所以,他们凭直觉就能断定,什么样的信任是作秀和有保留的,什么样的信任是真诚和无保留的。在李世民身上,他们体验到的无疑是后者。

李世民对他们毫无保留的信任让他们体验到了一种弥足珍贵的安全感。

对李世民来说,毫无保留地信任部属肯定是需要承担风险的。但是,有所保留地信任,或者说对部属时时警惕、处处提防,就能有效地规避风险吗?未必,因为乱世之中的风险无处不在,令人防不胜防。

既然如此,那么互相提防事实上只会增大风险。说穿了,每个人都不是傻瓜,你付出什么,付出多少,别人都能感受到。

你付出怀疑,收获的定然是恐慌;你付出足够的信任,回报的虽不一定是超值的感恩,但一定会是等量的忠诚。

也许李世民正是意识到了这一切,才会始终坚持这样一个原则——既然这个世界上的很多老大都在人为地制造风险,那么自己何妨做一个主动承担风险,让人有安全感的老大呢?

换句话说,在征服人心的战场上,或许真诚才是最温柔且最锋利的武器,信任才是最无形且最坚实的铠甲。或许,无防乃为大防!

当然,这一切都要有相应的实力作为保障,而李世民自认为并不缺乏这样的保障.......”

精彩啊,“在征服人心的战场上,或许真诚才是最温柔且最锋利的武器,信任才是最无形且最坚实的铠甲。或许,无防乃为大防!”李世民的一生,从来不缺乏精彩。

也许最为大家所熟知的,还是“死亡之约”的历史事件。

这一历史事件是这样的,中国古代十分讲究传统的礼仪制度,总的来说可以用五个字来概括:仁、义、礼、智、信。其中的信,指的就是诚信、信任。古人所说的“人无信不立”、“一诺千金”等俗语,无一不在证明着诚信和信任的重要性,这是一个典型的“君子一言,驷马难追”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唐朝,公元632年,李世民亲自去大牢视察,看到狱中的囚犯们一个个面容憔悴,不由得动了恻隐之心。在视察的过程中,李世民亲自询问了这些死囚们的感受,经过一番了解后李世民决定,下旨放390名囚犯回家过年,并且让他们与家人团聚一年,等到来年秋天再回京城问斩。

据《资治通鉴》记载:“辛未,帝亲录系囚,见应死者,闵之,纵使归家,期以来秋来就死。仍敕天下死囚,皆纵遣,使至期来诣京师。去岁所纵天下死囚凡三百九十人,无人督帅,皆如期自诣朝堂,无一人亡匿者;上皆赦之。”

对于这件事,朝中的大臣们一开始极力反对,他们认为这些死囚犯都是亡命之徒,一旦全部释放,估计是有去无回,继续为非作歹。但君无戏言,李世民既然做了决定,就不会再更改。

于是,这390名囚犯犹如放归大海之鱼,个个生龙活虎地消失在了京城。京城中的老百姓几乎人人盼着来年秋天的“热闹景象”,他们认为回来送死的都是傻子。

但没想到的是,第二年秋天,这些囚犯们竟然陆陆续续的全部赶了回来,这件事让满朝的文武官员感到惊叹,李世民同样大为感动,直接将390人的死罪全部赦免。

这就是李世民“死亡之约”的历史事件。

这件事一时间被传为了美谈,后来,白居易写了首诗来歌颂大唐盛世,其中的“怨女三千出后宫,死囚四百来归狱”描述的就是这件事。很多人可能不解,这些囚犯都是十恶不赦的人,李世民为什么要放了他们呢?其实归根结底,这就是李世民为获得民众信任采取的一种手段。

众所周知,李世民的皇位,可是弑兄逼父抢过来的,在很多百姓的心目中,这绝对是小人所为。李世民对自己不光彩的形象一直耿耿于怀,为了修正自己在民间的形象,李世民不得不想出一些出奇制胜的伎俩。而这件事,就是其中之一而已。

果然,这件事过去后,李世民在民间的形象显著提升,从一个不折不扣的小人,变成了一位仁治爱民的好皇帝,效果非常显著。这件事不仅让李世民的形象变好,而且也让朝中的大臣们明白了一个道理:“国家生杀大权完全掌握在李世民一人之手!”,

李世民此举真可谓是一箭双雕,既赢得了底层民众的信任,更在文武百官面前显示了皇权至上!

很多朋友看完这故事,可能会深表怀疑,但这个故事在《资治通鉴》中记载的清清楚楚,而且李世民的这一举动绝对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实在是高手中的高手。

宁明志刚读完《史记》,又马不停蹄的在读《资治通鉴》,自从读多了历史书之后,可以说学到很多做人处事的道理,很大程度上弥补了自身的不足。

最新小说: 流放海岛,我家娘子不是人 无尽星辰终是浮生一梦 我成了会所里唯一的男技师 快穿:崩坏宿主总说是系统坏掉了 武道太难?可我有面板啊! 重生皇女乱天下 哑巴美人 娱乐:老小区改造,小丑爆改歌王 斗罗:我的写轮眼不太正经 斗罗:我,太阳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