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 第430章 拆分六部(二)

第430章 拆分六部(二)(1 / 2)

第430章拆分六部(二)

听到鲁锦要各部垂直升迁,汪广洋顿时举手问道。

“殿下,难道前朝的皇帝和宰相就不知道人非全能,不能样样精通的弊端吗?可是以往各朝还是施行各部轮换用官制度,之所以如此,那也是有原因的。

“如果改成各部垂直升迁,那平时无事还好,可一旦出现权臣、奸臣,整个部岂非都成了主官的一言堂?其他人针插不进,水泼不进,便是想要制衡也制衡不了,殿下三思啊。”

鲁锦却当即道,“你说的对,或许这样做是能方便朝堂的权力制衡,但是弄一群外行进去搞制衡,或许确实平衡了,但这个部也跟着废了,几乎什么事都做不了,谁也都别想做事,这不就成了尸位素餐了吗。

“与其让一群外行进去搞牵制,那我还不如让这个部成为主官的一言堂,这样起码部门还能做事,至于你担心的权臣、奸臣,也可以用主官负责制来监督嘛。

“权力我是给你了,要什么给什么,做出政绩你就是有功之臣,就能直升内阁,做不出政绩,乃至于把事情搞砸了,那你这个主官也别想推卸责任,该贬官贬官,该追究责任就追究责任,总比互相制衡着什么都不干要强,那不成了吃闲饭的吗?我要你何用?”

众人顿时被说的哑口无言,其实他们与鲁锦相处的久了,也早就发现了,这位主公就主打一个务实,就要能做事的官员。

这就是纯粹的理科生思维了,我要看到的是成果、成果、还是成果!搞不出成果你就是吹的再天乱坠又有什么用?弄一群人大眼瞪小眼互相牵制有什么用,只会浪费国家的资源和有限的经费,最后什么都干不成!

鲁锦这时又说道,“不是我不愿意让官员在各个部门之间交流转职,但是交流的前提,那也是你先把自己的本职工作做好,最起码也得到了高官,你先做到你自己这个行业精通了再说。

“我为什么一直强调一专多长,为什么坚持专业的事交给专业的人做,为什么枢密院总装备部主官的位置一直空缺?

“现在的火枪虽然好用,但是怕风怕雨,我现在要总装研制一款不惧风雨仍能打响,且射程更远,威力更大的火枪,你们谁懂?

“我要总装把火炮的射程提升到六里,八里,十里,且威力不减,重量还要比现在的更轻,造价还不能太贵,你们谁能做到?谁要是现在说自己能够做到,我当场封他一个尚书,问题是有人懂吗?

“既然不懂,那调你去这个部门有什么用?朝廷给你俸禄是让你吃闲饭的吗?”

鲁锦呷了口茶又说道,“再比如太仆寺,朝廷给太仆寺选官,一定要从农业大学畜牧系的优秀毕业生中遴选,你要是不懂养马,朝廷调你去太仆寺有什么用?

“一个人读完小学和中学的基础教育,到了大学选专业时,比如说这个人从小就爱马,那他就可以报考农业大学的畜牧专业,专门学习养马,育马,医马等知识。

“然后再考公务员进入太仆寺,考上之后先到马场从基层干起,然后再一步步升迁,到马场的牧监,太仆寺少卿,太仆寺卿,乃至于农业部尚书,最后再进内阁。

“宰相必起于州部,猛将必发于卒伍,这不是你们儒家常挂在嘴上的话吗?”

众人听完总算是明白了这新式教育的大概流程,李善长这时总结道,“殿下的意思就是,小学和中学所有人学的都是一样的,到大学时再根据兴趣爱好择一专业报考,大学毕业后再考对应专业的公务员是吗?”

“对,就是这个意思。”鲁锦点头道。

李善长又问,“那殿下说的,到了高官允许转从其他部门交流又是什么意思?”

鲁锦再次解释道,“一般能从基层升到高官高官的,也差不多在自身的领域内做到精通了,这样的人才拿来当某个部的尚书是完全可以胜任的,但是入阁为相还是有些欠缺。

“想当阁臣,或者直接说宰相,只懂一个专业是不够的,最少要精通一种,并熟悉两到三种部务,才可入阁。

“一般升到省厅级,或者副部级,这个时候如果想转专业,可以自学一些相关部门的知识,或者由朝廷组织学习,比如在翰林院开班,让官员进修,然后在跨度不大的部门里转职交流,比如你是农业部出身,那可以到水利部交流,农业水利不分家嘛,这样也可以从农业的角度对水利部的事务提出一些建议。

“或者市泊司是搞收税的,或者管理港务的,这个也能去交通部交流,反正都有物流管理或运筹,交通部的也可以去建设部交流,虽然一个是修路修桥,一个是盖房子,但好歹都是土木工程,跨行业不算跨的太远,还能互相交流一下各自的工程管理经验,这样既不会出现外行捣乱,又能互相补足不同部门的缺点。

“总之,我对内阁阁臣的要求,是至少要主持过两个部门以上的部务,且做出政绩,还要懂得经济发展,没有出过错漏的官员,才可入阁。

“而对于内阁首席辅政大臣,也就是宰相,要求还要更高一些,宰相是辅佐皇帝处理国家大事的人物,那什么是国家大事呢?军、政、工、农、学、商,这六样,不求你样样精通,起码要懂得三四种吧?

“一个文官出身的宰辅,国家周边出现了危机,要不要通过发动战争解决危机?不求你懂得带兵作战,但好歹你要清楚自己国家的情况,要了解敌人的情况,如果合适发动战争,那就不要犹豫。

“如果国家本身这几年的情况不足以支撑对外大量用兵,那怎么先安抚住敌人,怎么提升国家的内部实力,怎么督促各部尚书去做事,才是一国宰相应该做的事情。”

众人闻言无不暗暗咧嘴,鲁锦这对宰相的要求可够高的,这得什么样的大能才能胜任宰相一职。

而鲁锦想的是,在这套制度下,如果一个人先考了军校,兼修情报分析和装备开发两门课程,毕业后没有从军,反而考了工业部门的公务员,升到高官之后再去教育部或商务部交流,主持产学研一体化提升,然后入阁做辅政大臣,负责统筹五年计划,最后再升到首辅,这样的宰相不知道得有多逆天,能把国家带飞到什么程度.

而且内阁在鲁锦的眼里,也并非寻常的古代内阁,如果按现代的说法,鲁锦的内阁应该叫做‘国家发展计划统筹监督委员会’,由内阁制定五年计划,然后监督各部执行,内阁是五年计划的制定和监督机构,而枢密院和政务院的各个部委是计划的执行机构。

计划制定好后,开一次大会,给各个部门分配任务,安排人员,每个阁臣负责两三个部,督促监督他们的计划完成进度,按时按量的完成任务,就能升到次辅、首辅。

首辅五年一届,最多连任两届,期满退休,防止宰相把持朝政,跟皇帝争权,顺便也是为其他阁臣腾位子,你不下去,别人怎么上来!

这条可以写进宪法里,防止宰相赖着不走。

见众人都在消化思考,鲁锦又问道,“谁还有什么问题吗?”

汪广洋闻言再次问道,“殿下,若是这样做的话,那得办多少大学?还有这公务考试该交由哪个部门主持?”

鲁锦当即道,“因为现在的专业教育还不够完善,缺少师资力量,可以先办一两所综合大学,然后分不同的专业院系,等将来成熟了,再分出去开办专业大学。

“至于考试,教育系统的毕业考试由各个学校自行组织,府县教育局监督,小学升中学的考试由行省教育厅主持,高中升大学的升学考试,由教育部统一主持。

“国家的公务官员考试,改由吏部主持,内阁、督察院各派一人监督,且公务员考试要设年龄限制,35岁以上不许继续考公。”

“这”众人闻言顿时愣住,刚想要说什么,鲁锦就继续说道。

“一个人六岁入学,学习14年,大学毕业也才20岁,20岁到35岁,十五年的时间,就按和科举一样,三年一次公考吧,至少也能参加五次了,五次都没考上,那你还考什么,趁早回家算了,也省得继续蹉跎岁月。”

“.”众人顿时无话可说。

这时秦从龙也问道,“殿下,官员的公考由吏部主持,那吏员呢?”

鲁锦皱了皱眉,想了想才说道,“这要看你们如何区分官吏。”

“怎么说?”

“在你们看来,一个县衙里的主官知县、佐官县丞、主簿,乃至于典吏,这都是官,六房主事、亭长、巡检(派出所所长)则是吏,是这样吧?”鲁锦当即问道。

众人都点点头,“确实如此。”

于是鲁锦又问道,“那在你们看来,县衙的衙役和捕快又是什么?”

“这当然是杂役,白身。”秦从龙当即道。

现实也确实如此,在古代衙役和捕快之类,都属于徭役的一部分,属于义务劳动,相当于国家白嫖这些人的劳动,可是鲁锦肯定要搞警察制度的,那就肯定不能继续白嫖了,你得给编制才行,那这部分人,算是官还是吏?

搞警察制度也并非异想天开,其实古代也有类似的治安部门,宋代有皇城司,有三衙禁军,下设殿前司(宫廷治安),侍卫司(京城治安),御前忠佐军头司(特勤单位),明代有朱元璋搞的五城兵马司,负责京城治安,清朝也有九门提督,负责京城治安。

最新小说: 被绿后:我一天一百万生活费 开局退婚抄家?我靠蜀锦逆袭首富 八零:换嫁小渔村,我成全家团宠 风舞南诏 我在港娱吃瓜看戏 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公主在上,太傅别乱来 这个识别万物错的太离谱了! 斗罗龙王之九龙破渊 起源乐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