额。
“还不能。”
我僵着脖子摇头,没咋地后脊梁先出了一层汗。
“张大妈,这离唇角近一点的叫梨涡,也叫笑窝。”
另一位三十多岁的年轻女人接茬儿,“小妹妹,我是在太平巷里开超市的,你以后叫我楠姐就好,哎,你这个子可不低啊,得有一米七五吧,你今年多大啦,将来我女儿要能长你这么高就好了。”
“楠姐您好,我是一米七三。”
我礼貌的应道,绷起的脑门提醒我即将要迎来的洪流,可这也不能说走就走,只得硬着头皮道,“我今年十三岁,马上要十四了。”
“嘿!十三岁就一米七三啦。”
又一位大爷接茬出口,“好家伙现在的孩子长得是真高,看乾安,他年纪也不大,十五岁吧,嘿,一米八了,站这就是大小伙子了。”
“说滴甚呢,现在的娃娃能和以前一样?体质都好着很呢。”
人声越发杂乱,扑面而来的热情对我而言更像是一道道大耳光子,拍的我分分钟要血流当场。
从中倒也能看出师父在太平巷的人气,那是真旺啊!
第118章 不扰民吗
虽说谢叔常年在外奔走,和周围邻居们鲜少打交道,架不住这名号太过响亮。
鬼见愁三个字一出来,在太平巷起到的就是定海神针般的效果,能镇!
按说师父人气旺,对我是很有帮助的,邻居们多热情。
学成后还愁没有事主找我分忧解难吗。
起步台阶都铺好了。
奈何我体质两门子呀!
再加围上来的人太多,我像要被挤出汤儿的夹馅饼干,分分钟要成毛血旺。
大脑缺氧的同时也彻底陷入脸盲。
能做的就是礼貌微笑。
放出我的酒窝去应对一切。
看我不吱声了,众人七嘴八舌的又说起师父的事迹。
基本上都是道听途说,但讲起这些的大爷却是极具演绎色彩。
好像师父打邪时他就蹲在一旁记录围观,细节都给你描绘的真真儿的。
搞笑的是旁边还有捧哏的,这大爷每说一句,旁边人就配合的发出嘿,喔嚯,你看看!
就在群众的情绪无限高涨时,乾安终于接收到我求救的小眼神,趁着话题已经被那位说书的大爷扯出八丈远,他和小龙舅联手,将我从人群里生生拽了出来。
真跟杀出重围一样,走出好几米,邻居们还围着那位大爷津津有味的听书。
丝毫没注意到我这饼干‘馅料’已经跑路了。
没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