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解放的虹口公园内,阳光透过稀疏的树梢,洒在大地上。
那块曾悬挂于此、侮辱了所有大夏人的“大夏人与狗不得入内”的木牌,早已被愤怒的士兵和市民砸得粉碎,扔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方默漫步其间,耳边是工兵们挖掘壕沟、加固防线的锹镐声。
吴淞镇一带目前驻扎着新到的教导总队和第88师。
他的独立第21旅由于在围歼第68联队的战斗中“伤亡惨重”,目前被张冶中命令退到了江湾到沪上市区北部这一段区域布防休整。
目光向北望去,方默的心思却并不轻松。
诚然,由于他的横空出世,历史的轨迹已然偏转。
宝山县城依旧巍然屹立,吴淞镇也已被友军“收复”,整个沪北战场的形势,远比另一个时空同时期要好看得多。
但这并不能让他安心。
他太清楚了,在这片战场上,真正的威胁往往并非来自正面的鬼子,而是来自后方的……微操。
万一哪位上峰头脑一热,坚信“人定胜天”,严令那些宝贵的德械师、教导总队,迎着鬼子战舰巨炮的轰击,去冲击海岸线上的登陆场……
那画面太美,他不敢想。
那种眼睁睁看着友军去送人头却无力阻止的感觉,最是令人憋屈。
还是要先管好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啊。
通过这次与第5旅团的硬碰硬,他对鬼子常设师团的战斗力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在夜间野战、己方拥有绝对装甲和火力优势、且成功达成战术突然性的情况下,面对抱团死守的鬼子,最终打出的交换比也仅仅是己方伤亡2000余,歼敌4000多。
这帮抗战初期的老鬼子,单兵素质和战斗意志,确实强悍得令人头皮发麻。
他暗自估算了一下,如果他的21旅是齐装满员的13000人状态,凭借现有的装备优势,在平原防御战中,顶住鬼子一个常设师团,约26000人的进攻,应该问题不大。
若是在平原进攻作战中,攻克一个鬼子旅团,约8000人驻守的坚固阵地,也有相当大的把握。
当然,这都不考虑复杂的山地、水网或残酷的巷战等特殊地形。
然而,根据历史走向,鬼子还将向沪上战场陆续投入至少5个师团的援军。
到那时,汇聚在沪上的鬼子总兵力将接近20万。
他目前手握35782点功勋值,足够进行35次中级抽奖。
全部抽掉,再加上战地医院里那些伤愈归队的老兵,运气好的话,或许能再凑齐一个加强旅的兵力和装备。
若是鸿运当头,甚至能勉强拉扯起一个师的框架。
但即便如此,区区两万多人,想要独立抗衡近二十万鬼子大军,无疑是痴人说梦。
一旦侧翼的友军顶不住压力崩溃,他的部队就算再能打,也会陷入重围,最终难逃跟着一起向金陵总撤退的命运,然后被迫投入更加绝望的首都保卫战。
思路逐渐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