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振国和荣毅那一次简短的会面,被定义为改变整个潮先战局的关键点之一……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
车子开到巷子口就进不去了。
祁振国下车之后,跟司机道了谢,便转身往王叔家的方向飞奔。
此时的雨已经越下越大,从街口到王叔家就百十米的距离,却差点把他淋成个落汤鸡。
冬梅正坐在灯下做针线活,见他回来,连忙起身递上毛巾,心疼地道:“怎么淋成这样?快擦擦,别着凉了。”
“没事,六月的雨不凉人。”
祁振国接过毛巾,擦了把脸,目光落在冬梅微蹙的眉尖上,心中一暖,又一痛。
他没有告诉她去见荣毅的事,只说是回部队办了点事。
有些担子,他只能自己扛。
接下来的几天,祁振国表面上依旧陪着冬梅散步、聊天,帮王老爷子挑水劈柴。
可心里却始终悬着一根弦。
了解到荣毅那边已有动作后,他稍稍松了口气,但随之而来的,是更紧迫的准备。
他每天都会去一趟邮电所,继续密切关注半岛局势的新消息,同时全力收集关于半岛和长津湖的一切信息。
按照祁振国记忆中的时间,第九兵团将于十一月初正式入潮参战。
发动的第一场大战,就是举世闻名的长津湖战役。
梦境中,他虽然一直关注着第九兵团的动向,后面还专门查询过很多关于此战的史料,但是毕竟没有亲身经历过,所以对长津湖的印象还停留在“极寒”“冻伤”“减员惨重”这些模糊的词汇上,中间缺少了太多细节。
现在,他必须趁着最后这几天假期,抓紧把这些丢失的拼图重新找回来。
“长津湖一带的地理、水文、气候……还有应对极寒的办法。”祁振国在心里罗列着需要收集的信息清单。
没有互联网,没有智能手机,获取信息的渠道非常有限,想要短时间内找到想要的资料难度不是一般大。
经过多番打听,他得知上海警备区有个叫张伟的老战友,如今在后勤部工作,恰好负责军地协调事务。
祁振国立刻就找上门去。
对于祁振国的突然造访,张伟非常高兴,叙了叙旧,才道:“听说你也向团里提交了复员申请,手续都办好了吗?”
祁振国摇了摇头道:“临时改了主意,准备在部队里再待几年,现在是在休探亲假。”
“这次来找你,是想让你帮忙忙。我想查点资料,关于东北那边,尤其是潮先北部的地理气候,越详细越好。你看能不能帮我想想办法?
张伟好奇道:“你查这些干啥?难不成还想去那边打仗?”
祁振国打了个哈哈,半开玩笑道:“嗨,这不最近看半岛那边针锋相对的,说不定哪天就打起来了。反正现在闲着也是闲着,提前准备准备,就当是打发时间了。”
“行吧,我想想办法。”
张伟虽然疑惑,却没有再多问,而是直接点头道:“地方上的图书馆可能权限不够,我看看能不能帮你弄个临时证件,去合众图书馆查查。”
“那里藏的旧资料多,说不定有你要的东西。”
第二天,张伟就给他送来一张盖着公章的临时借阅证。
祁振国拿着这张“通行证”,一头就扎进了合众图书馆那浩瀚的书海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