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借阅证(1 / 2)

离开荣家别墅时,暮色已沉。

天空空中不知何时又飘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

祁振国坐在颠簸的汽车里,望着雨点打在车窗玻璃上,溅起一朵朵水花。

他的脑子里,还在回忆着刚才与荣毅会面的场景。

“意思应该表达到位了吧?”将自己每一句话都复盘了一遍,祁振国这才长长吐出一口气。

没有慷慨陈词,没有危言耸听,只是摆事实、讲道理,将一切归于军人的警觉和对局势的分析。

应该比较有说服力。

现在就看对方如何决断了。

反正他已尽了人事,剩下的,只能交给天意。

祁振国捏了捏裤子的口袋,里面装着一张便签。

那是临走的时候,荣毅递给他的。

上面只有一个私人电话号码和一句话:

“若有急务,可致电此处。”

从这个举动来看,他的那番话应该产生了一些效果。

……

祁振国不知道的是,他拜访之后的第二天,荣毅就召集企业所有核心管理层,召开了一次秘密会议。

随后,荣家旗下所有的物资仓库就开始全力动员起来。

数十万套的棉衣、棉被,各种药品、食品全部被打包装箱,随时做好转运准备。

六天后,即1950年6月25日,潮先人民军南进作战,半岛战争全面爆发。

消息传来,举国震动。

荣毅大受震撼,立即下令,调拨运输车队,第一时间便将那些提前装箱的物资往鸭绿江丹东方向转运。

为了加快运输效率,他甚至不惜暂时搁置了一些商业订单。

手下的人虽有疑虑,但见荣毅态度坚决,也不敢多问,只按照命令办理。

直到7月13日,大夏国组建东北边防军,大量部队和物资开始往东北方向转运,所有水陆运输全部加满了负荷。

而那个时候,荣毅调拨的首批物资已抵达丹东附近的仓库。

等到志愿军正式入朝参战后,荣毅第一时间便将所有物资全部捐赠了出来。

而此举也为荣毅赢得了极大的声望,不但《仁民日报》头版刊了他和物资车队的合影,名下企业更是被国家通令嘉奖“雪中送炭显赤诚”,特批扩大生产规模。家族声望自此与民族大义紧密相连,跻身共和国功臣企业之列。

十几年后,一场持续十年的风雨袭来,荣毅和他旗下的荣氏集团,也正是靠着这一次义举打下的深厚政治基础,才成功度过危机。

荣毅对祁振国也是投桃报李。不但在一次内部座谈会上,毫不避讳地提及祁振国游说他提前布局的轶事,更是在第九兵团北上整训之前,紧急调拨了一批御寒物资,无偿交付给了第九兵团。

并言明乃是为答谢祁振国指点迷津的酬劳。

以至于祁振国还没有踏入潮先战场,功劳簿上就已经被记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等到仗打完之后,军方组织复盘。

最新小说: 战国赵为王 第三次机遇 ???????? 我的元首 乡村最强小神农 血染长津湖,只为孙儿同伟早进部 盐都儿女的铁血征途 姻缘错对—弯的撩不了 紫玫瑰 唐末从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