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知光离得远看不清楚。
待太后一脸不悦地吩咐大内监黄福来将纱帘抬前时, 她看清了上头飞溅的颜彩,花朵位置恰好构成一条高低错落的斜线, 像七星连珠的天象。
七星连珠每个几十年至一百年出现一次。
传闻是皇权覆灭,朝代更替的预兆,不论传闻是否真实,这样的图案在庆典时候很是避忌。
“大朝日群臣和藩属国皆来道贺, 又临近太后寿诞, 崔七娘你这是何用意?”南康公主质问。
崔七娘身姿单薄, 背后一对伶仃蝴蝶骨随主人颤抖, 惊慌地解释:“臣女不知……臣女原意给太后贺寿,以水袖舞作画,要绘的是繁花似锦图,而不是……”
七星连珠四个字,万万不能讲出口。
她落下泪来,别人不信她无妨,只要陛下信她。
御座之上, 与她年龄相仿的皇帝身穿玄朱冕服,目光在十二旒冕冠下沉静如水。
太后先摆了手, 以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的口吻道:“南康讲得不错,今日是好日子,本宫相信崔家小七不会这么明目张胆地给我闹心,纱屏所画的乃是巧合。”
崔七娘愣了愣,背后腾起一股恐慌。
她以舞作画,“巧合”地绘出了不详图案,无论有无惩罚,崔家自此都与凤位无缘,她更会连累整个家族。
怎么可能是巧合。
崔七娘目光一凛,转向一同跪下的伴舞娘子们,几人亦深深垂首。她膝行几步,大力叩首道:“陛下与太后娘娘明鉴,臣女苦心造诣,自半年前就开始设计和排演这场金铃舞,每一次练舞,纱帘所绘都是花团锦簇。”
“定是这些舞姬……定是她们受了指示,在献舞时偏移了纱帘位置,叫臣女水袖落点有偏差。”
金铃舞设计为观赏好看,纱帘是变幻移动的。
舞姬们矢口否认,纷纷喊起冤来。
卢若音母亲王夫人就坐在太后左侧,不紧不慢劝道:“太后娘娘宽和仁善,说是巧合,不与你计较便算了。”
崔七娘目光执拗,朝她递去似怨非怨的一眼。
王夫人口吻便不耐了些:“我好意劝你。你一口咬定其中有冤屈,倒是说说,这场舞那么多人,舞步与鼓点繁琐,何人竟要用大费周章的手段陷害于你?”
那自是得益最大的人家。
同席的崔尚书夫人心里不齿,理理裙摆,跪到崔七娘身侧,“小七自幼体弱,五岁习健舞以强身,断然不会犯这么简单的错误,妾身请求陛下和太后彻查。”
她话落,太后默然不语,似在思量。
忽然一道柔婉的年轻女音接了话:“崔七娘舞技有目共睹,臣女钦佩在心,亦请陛下和太后娘娘细究缘由。”
崔尚书夫人循声望去,声援她的女子竟然是卢若音,与七娘共争后位的人。王夫人阻拦不及,同样满脸错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