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棉花的产量不高,棉纤维也细小容易断,和丝绸相比谈不上什么优势。
要知道江南地区种桑养蚕可是有了千年历史的,种植棉花才多少年。
当然,棉花也有棉花的优势,不挑土壤,可以间种在田间,纺纱织布的难度要比麻布的难度低,所以棉布取代的其实是麻布的生态位。
但是苏泽知道,棉花的潜力远不止这些。
棉花,将在其后的一两个世纪里,迅速成为全球种植的植物。
而棉布贸易,将会迅速取代香料贸易,成为全球贸易中霸主中的霸主。
在苏泽穿越前的那个时代,依然有无数落后国家,还在通过棉花种植业——轻纺织业这条道路,尝试完成国家的工业化。
苏泽将其中棉絮饱满的花朵掰开,从中取出棉籽,然后将剩余的棉花都收割了,重新种下下一波的棉籽。
现代育种学自然是一门复杂的科学,但是育种的原理却很简单,我们老祖宗几千年前留下粮种,改良作物,这就是最原始的育种。
现代育种学,苏泽也是不会的,所以只能用这种笨办法。
自然育种效率不高,但是苏泽有【家庭装种植毯】,种植效率要高上十几倍,对于育种来说可是指数级的效率增长。
-----------------
接下来的日子,苏泽在史馆的日子没什么波澜,时间很快就来到了七月二十日,册立皇太子大典的日子。
天还没亮,苏泽就不情愿的从床上爬起来。
虽然罢了早朝,但是册立皇太子的大典是要上朝的,苏泽用冷水击面,总算是清醒了过来,他洗漱完毕,换上官服走出家里。
大明朝已经几十年没册立过太子了,对见多识广的京师百姓,这也是一件稀罕事。
苏泽暗暗吐槽,恐怕京师百姓不知道,大明太子实在是难产,如果历史不发生改变,下一次册立太子京师百姓又要等上几十年了。
不过这样的大典是要实行禁令的,百姓只能留在家里,苏泽等一众官员汇聚成人流,向着皇宫方向而去。
这也是苏泽穿越后第一次参加国家大典,只能说礼部这些日子的忙碌还是有成果的。
前往承天门的御道两边,摆满了桌案,这是四方贡使进献给大明的礼物。
随着人流进入皇宫,接下来是整齐的皇室仪仗。
苏泽看到几个相熟的礼部官员,此时都是一脸疲惫,却要强撑出高兴的样子,在这样的国家大典上失仪,可是要被言官弹劾的。
苏泽感受到了不友善的目光,只见到一名负责监督的言官看向自己,苏泽也正色起来。
他想起自己现在可是科道的公敌,只能不甘心的收起了四处游走的视线。
册立册立,最重要的就是册。
册就是册立太子的诏书,作为一国储君,需要用镀金银册。
此外还需要“宝”,也就是太子金宝(印玺),这枚金印上书“皇太子宝”,和镀金银册都设于皇极殿之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