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我的时代1979! > 第十八章 惊雷醒世,雨滴润心

第十八章 惊雷醒世,雨滴润心(1 / 2)

在这个年代最支离破碎的虚无感就是:

我的作品要进“新人三十家诗作初辑”了?

什么?

就特么挺出名那个?

许成军整个中午都有些不真实!

他的《时间》也要跟那些历史上的名篇同台竞技了!

-----------------

从第一天写下《谷仓》两个字时。

他就想好了。

要在这个中国文学史最后的名家辈出的年代。

向“鲁郭茅巴老曹魏”讲创作理想。

与王蒙、汪曾祺、刘心武、蒋子龙等在创作上“打擂台”。

他有领先时代40年的视野、先知先觉的文学创作思路、20年文字打磨。

谁怕谁?

老子开卷考试考不过?

至于什么“穿越不文抄等于白穿越”。

许成军都特么无力吐槽。

你看过名篇代表你写的出来?你有人家的创作背景?你有人家的笔力?你脑子能隔着两个世界记住几万字?

你真以为全世界围着你转啊?

别逗了~

讲点逻辑!

-----------------

中午林秀雅跟他打招呼,想要叫他聊聊诗歌创作的思路。

他都恍然未闻。

还沉着呢!

...

在1979年这个中国历史上特殊的节点。

刘祖慈策划的“新人三十家诗作初辑”确实是一道惊雷。

可以说不仅是一次单纯的文学事件,更是1970年代末中国社会转型的文化缩影。

正如顾城在1983年回忆时所说:“如果没有《安徽文学》的这次突围,我们可能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久。”

-----------------

时间显然不给许成军太多“懵逼”的机会。

下午,改稿会继续开着,但是换了个话题。

周明续了第三遍茶,苏中敲了敲烟斗:“上午说透了具体的稿子,下午聊聊虚的。这文坛的河,接下来要往哪条道流?”

许成军指尖转着钢笔。

他知道这是真正的考验。

谈具体作品靠细节,谈文学走向靠视野,而他恰好有比别人更宽的视野。

不过在今天这个场合,显然没他大放厥词的份。

怎么问,他就怎么答咯!

“我先抛块石头。”

公刘把烟蒂摁灭在缸里。

“可文学总不能一直哭吧?哭完了该干啥?”

刘先平翻开笔记本,纸页上记着密密麻麻的创作提纲:“我最近写农村题材,总卡在‘集体’和‘个人’的坎上。写集体主义吧,显得假;写个人诉求吧,又怕触线。这尺度怎么捏?”

“今天的主角是成军同志,就让成军同志先聊聊吧。”

周明笑着对许成军点点头。

今天他话虽然少,但是能看得出最欣赏许成军的就是他。

许成军也没想到他的发言机会来的这么快。

但是显然许知青不准备放过这个机会。

和大佬们讲文学理想诶!

怕啥!

不行就喷!

前世他中文系辩论队主力三辩!

“刘老师,您觉不觉得,现在的文学像刚解冻的河,冰块还没化透,水流已经想拐弯了?”

他往前倾了倾身,目光扫过在座的前辈。

“疼了总得喊出声。但喊完之后,得往深了走:不是说‘谁害了我’,而是说‘我该怎么活’。”

苏中挑眉,觉得有趣,让烟斗在掌心转了半圈:“哦?怎么个‘深了走’?”

“往人性深处走。”

许成军的钢笔在纸上划出清脆的响,掷地有声。

“比如写农村干部,别只写他刻板,要写他夜里对着账本叹气。好人不全好,坏人不全坏,这才是活人的样子。”

他抬眼看向公刘,“就像公刘老师写《哎,大森林》时,不就是让愤怒里裹着对人性的盼头吗?”

公刘一怔,哈哈直笑:“你这年轻人说话有意思,这话倒也在点子上了!我最近改诗,总觉得缺口气,没想到被你这20岁的年轻人点醒了。”

“光有锋芒不够,得有温度托着。”

这一时期的公刘正经历了文学创作的沉寂期,

最新小说: [网王] 平平无奇迹部君 救下校花妈妈后,我混进富婆圈! 快穿:宿主,小可怜他占有欲爆棚 重生换嫁,娇娇被大佬宠成小废物 流放后凭锻刀逆袭成功 状元郎的掌上娇 灾星宝宝一哭,全京城的大佬都跪了 重生八零,宠夫狂魔她杀疯了 我成了偶像的克星[女A男O] 成为农家女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