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焦虑(1 / 2)

天气一天比一天冷,重新回到军营中的石守信,依旧在阅览军法。

不得不说,曹魏的军法非常的……灵活。不仅军制多样,不同军制的军队,内部实施的军法也不同。

比如说,禁军与那种跟着将领走的世兵制军队,军法就有很多地方不一样。世兵制的军队之中,基本上就是主将的一言堂。

石守信想到了“抓大放小,因地制宜”这八个字。

监军不是什么都管,也不是什么都不管,这里头有一条很灵活的红线。

而这次他作为监军的任务,其实只有一个:盯住钟会!

其他的事情,卫瓘会料理的,倒是犯不着他来出手,任务堪称是“简单任务”。石守信之所以这样努力读军法,不是因为这次监视钟会需要,而是他想从中学习治军之道。

这世道,不掌控兵权就像光着身子在街上走一样。既然有机会学习,那一定要好好的学。

迟早有一天,他也会独自领兵的。

按照过往的常理,蜀军应该在秋后北伐。可是今年却很奇怪,蜀国国内很安静,姜维屯兵沓中厉兵秣马,传言说他与成都朝廷不和,为避祸而在北方不回,消息言之凿凿只是不知真假。

没过几天,司马昭就下令,卫瓘领着这支不受任何主将节制(包括钟会),兵员只有千人的“监军队”,马上打点行装,即刻开拔前往关中。

此时羊琇已经提前离开了军营,去关中接管本部兵马去了。军营之中除了卫瓘外,就属石守信官最大。

卫瓘让石守信在军中挑选百人为本部人马,到时候有可能会单独行动。

开拔的前一天夜里,羊徽瑜将石守信请到了自家宅院。书房里,两人没有抱在一起肌肤相亲,而是羊徽瑜在给石守信交待大事,后者端坐于桌案静静聆听。

“此役的风险,不在于战况如何,大将军府传来的消息,汉中兵力空虚。如果没什么意外,战况应该很快就能见分晓。

真正的麻烦,在于钟会的想法。”

羊徽瑜面色肃然说道,眼中满是担忧。

“瑜娘请讲。”

石守信微微点头说道。虽然他已经提前知道“答案”,但这场“考试”,是拿命去考的,容不得半点马虎。

“经过嵇康那件事以后,大将军已经有了杀钟会之心。可问题在于,钟会也是聪明绝顶,如果知道大将军要杀他,钟会就有可能会谋反。

他是绝不会坐以待毙的。

现在我估计,钟会很可能已经有了反心。经过淮南三叛,谋反也不值得大惊小怪了吧?

如果钟会要反,到时候他带着兵马,拿着刀架在你脖子上,询问你要不要跟他一路,这该如何处置?”

羊徽瑜说出了一种很令人担忧的情况。

“钟会人缘极差,谋反成功几无可能,跟他走必是自取灭亡。

如果从贼,事后肯定要被大将军处置。若是不从,当场就要死,确实难办。”

石守信自言自语道,羊徽瑜握住他的手,无奈叹息道:“这些我一点办法也没有,只能靠你自己了。”

“明白。”

石守信点点头,羊徽瑜对他掏心掏肺的,他自然是领情的。

“此外,杜预也会独领一军。

你救过他的命,他肯定会跟你共进退。至于羊琇……他平日里心高气傲,不见得会看得起你,唯有你拉着杜预一起,再跟他晓以利害,他才会听你的。

毕竟,羊琇也看不起钟会,不可能依附于他。此番要是叔子愿意去,你们联手必定无忧,唉!”

说完羊徽瑜直摇头,很多话她又不可能跟羊祜说。她总不能说自己当了别人的情妇吧?

现在她与石守信说的这些都是可能发生的意外情况,在羊徽瑜看来,只是心中猜测,即便是向外人求助,也无从说起。

唯有石守信知道,钟会……那是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的!羊徽瑜不但没有夸大其词,反而是低估了钟会的胆量。

“你也多保重,我不会始乱终弃的。”

石守信握住羊徽瑜的手说道。

那一夜的荒唐事,他已经听羊徽瑜说过了,了解了来龙去脉后,石守信也是无语。

羊徽瑜从温县来洛阳,上次来时,还是羊祜到洛阳为官时,已经是多年以前。这次来洛阳也是为了伐蜀之事,想让羊祜在其中可以从中捞着些什么。

终究,她和石守信的孽缘还是因为伐蜀而起。

石守信原以为羊徽瑜是那种深闺怨妇,多年独守空房想找男人,没想到这孽缘居然是自己起头的。

石守信回味了一番,过往羊徽瑜种种不可理喻的亲近,如果有那件事打底的话,就顺理成章,完全不值得奇怪了。

其实在那次之后他也隐约觉得有点不对劲,只不过后面大事小事一茬一茬的,没时间去细想。事到如今,只能说喝酒误事,古人诚不我欺。

从羊徽瑜平日端庄周正的行事风格看,确实没有必要在这种事情上说谎。

“快回家看看你夫人吧,我正好今天来了月事。”

羊徽瑜尴尬笑道,脸上有一丝落寞和遗憾。她现在心中有一团火,只是使不上力气。

“嗯,那我回去了。”

石守信点点头,随即离开书房上了司马昭为羊徽瑜准备的“专车”。

……

几乎是同一时刻,在大将军府的书房里,钟会将一张地图挂在墙上。司马昭端坐于书案前,不苟言笑,正在听钟会讲解此番伐蜀的规划。

“探子回报,如今蜀国内斗不止。黄皓和诸葛瞻意图罢免姜维,让阎宇代替大将军职位。而姜维厌恶黄皓弄权,上书请杀之,刘禅不听。姜维惟有避居沓中屯田,拥兵北防。

故而,今年蜀国没有北伐,并非是姜维不想,而是不能。”

这番分析有理有据,司马昭微微点头表示赞同。

杀钟会是以后的事情,现在正是用他的时候,司马昭对这位行事招摇高调的亲信,表现出了足够的“信任”,以及放权。

看上去像是“君臣相得”。

“大将军,此番我是谋划兵分三路伐蜀:

西路由邓艾所率的本部人马,出狄道分进合击向甘松、沓中进攻姜维,拖住蜀军主力让他们不得回防汉中;

中路军由诸葛绪率领,自祁山向武街、阴平之桥头切断姜维后路,也是防止邓艾胡来。

而东路军,我会亲自率包括禁军和关陇兵在内十余万将士,分两路从斜谷、骆谷进军汉中,分别由胡烈和李辅领兵。

前两路都是佯攻,东路夺取汉中才是主攻。只要夺取汉中,立刻派兵屯守要地,然后大军返回关中休整,伐蜀之战结束。

一切都以稳妥为主。”

钟会对司马昭行礼道。

不得不说,钟会虽然有很多缺点,但确实是有才能的。这番谋划,可以说是四平八稳,完全契合司马昭的政治需求。

典型的打政治仗,目标明确,没有任何累赘和多余。

依照这个作战方案,只要不出意外,拿下汉中难度不大,成功率极高。

拿下汉中后,司马昭便可以进位晋公,加九锡,实现自家权柄传承。自此以后,司马昭就不担心身后事如何了。

自己不能称帝,那就让司马炎将来称帝,相信后人的智慧就可以了,曹操当初也是这么做的。

最新小说: 半路捡到野生皇子,大秦祖龙狂喜 末世夫妻穿越异世 官居一品 魏晋不服周 神厨王妃 操控祖宗:从楚汉争霸创千年世家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汉末任逍遥 朱元璋的官,狗都不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