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远处,几个正在修炼的少年将这一幕看在眼里,低声议论起来。
“没想到潇宸居然会把墨麟豹还回来……”
“以前倒是看错他了,以为他就是个仗着族长身份的纨绔……”
“哼,说不定是装的,想收买人心呢?”
“我看不像,刚才他看潇虎的眼神,挺真诚的……”
议论声不大,却隐隐传入潇宸耳中。他却仿佛未闻,心神早已沉入引气的韵律中。外界的评价、他人的目光,于他而言,已不再重要。这半月的修炼,不仅让他对灵气有了更深的感悟,也让他的心性悄然发生了变化。
日头渐渐升高,演武场的中央,一道身影缓缓走来,正是大长老潇玄。
喧闹的演武场瞬间安静下来,所有族人都停下动作,恭敬地行礼:“大长老!”
潇玄微微颔首,目光在演武场上扫过,最后落在了角落的潇宸身上。他看到潇宸周身萦绕着一层淡淡的灵气光晕,呼吸悠长,引气的节奏比半月前沉稳了数倍,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
他没有打扰潇宸,只是在演武场中央站定,朗声道:“今日,我便讲讲引气境的要诀。”
所有部族子弟都立刻围了过来,就连那些原本在锤炼体魄的成年人,也纷纷侧目,仔细聆听。大长老亲自讲解修行要诀,这样的机会可不多得。
潇玄的声音不高,却清晰地传遍了整个演武场,带着一种奇异的穿透力,仿佛能直接印入人的脑海:
“引气境,看似粗浅,却是修行之根基。根基不牢,地动山摇。何为根基?一为肉身,二为神魂,三为灵气之纯度。”
“肉身如容器,容器不坚,难以纳灵;神魂如火焰,火焰不旺,难以化灵;灵气如清泉,泉源不净,难以养身。”
“故引气境,需三者同修。每日引气三个时辰,淬炼肉身一个时辰,静心凝神一个时辰,如此方能平衡,方能扎实。”
他一边说,一边伸出手指,对着旁边一块半人高的青石虚空一点。
“嗤”的一声轻响,一道微弱的气流射在青石上,竟留下了一个细密的小孔。
“看到了么?”潇玄环视众人,“引气境的灵气虽弱,但若能精准掌控,亦可穿石。关键在于‘凝’与‘准’。凝则不散,准则有力。”
他又指着演武场边缘一棵千年古木:“此木扎根千丈,历经风雨而不倒,在于其根深蒂固。修行亦然,引气境便是扎‘根’,根扎得越深,未来的路才能走得越远。”
潇宸听得极为专注,心中诸多疑惑豁然开朗。他之前只知一味吸纳灵气,却忽略了肉身与神魂的同步锤炼,更不懂灵气的“凝”与“准”。难怪他的灵气总是涣散,难以发挥真正的效用。
“大长老,”一个身材瘦小的少年忍不住问道,“那……如何才能做到‘凝’与‘准’?”
潇玄看向那少年,淡淡道:“凝气如捏拳,需收放自如;准气如射箭,需心手合一。方法无他,唯‘练’尔。”
他随手从地上捡起一根枯枝,递给那少年:“拿着,每日以灵气灌注枯枝,对着百米外的树干练习瞄准,直到能做到指哪打哪,灵气不散,你的引气境便算小成了。”
那少年接过枯枝,眼中满是兴奋。
潇玄又看向众人:“你们皆可如此练习。三日后,我会查验你们的进境。”
说完,他便走到演武场边缘,盘膝坐下,闭目养神,任由族人们自行练习,不再多言。
演武场上,瞬间热闹起来。不少人都学着潇玄的样子,捡起枯枝或石子,尝试着将灵气灌注其中,对着远处的树木练习。一时间,各种大小不一的气流呼啸着飞向远方,大多都歪歪扭扭,要么未到树木便已消散,要么力道分散,只能在树干上留下一点微不足道的痕迹。
潇宸也捡起一根枯枝,感受着体内那米粒大小的本源灵气。他深吸一口气,尝试着用意念引导灵气,缓缓注入枯枝之中。
起初,灵气刚进入枯枝便迅速溃散,根本留不住。他不气馁,按照潇玄所说,将心神高度集中,如同捏拳一般,小心翼翼地收缩灵气,不让它四处扩散。
一次,两次,三次……
汗水顺着他的额头滑落,浸湿了衣衫,手臂也因为长时间保持一个姿势而微微发酸,但他依旧没有停下。
不知过了多久,当他再次将灵气注入枯枝时,那股原本涣散的气流,竟奇迹般地凝聚在了枯枝的尖端,散发出淡淡的微光。
“成了!”潇宸心中一喜,猛地抬手,对着百米外一棵古树的树干掷出了枯枝。
“咻”的一声,枯枝带着一道微弱的气流,划过一道弧线,精准地射在了树干上,虽然力道不大,只插入了寸许,却稳稳地钉在了那里,并未溃散。
“好!”不远处传来一声低赞,却是潇虎。他不知何时也在练习,看到潇宸成功,下意识地喊了一声,随即又有些不好意思地转过头,继续自己的练习。
潇宸微微一笑,没有回头,而是再次捡起一根枯枝,开始了新的尝试。
阳光渐渐升高,演武场上,少年们练习的身影在阳光下拉出长长的影子,汗水滴落在青石地面上,瞬间被蒸发,却留下了一圈圈淡淡的盐渍。
潇宸的动作越来越熟练,他能感觉到,自己对灵气的掌控力在飞速提升。每一次灌注、投掷,都让他对“凝”与“准”的理解更深一分。丹田内的本源灵气虽然增长依旧缓慢,却变得越来越精纯,越来越凝练,如同沙砾中的黄金,逐渐被打磨出璀璨的光泽。
他的肉身也在灵气的滋养下,发生着细微的变化。原本略显单薄的身躯,渐渐变得结实起来,皮肤上泛起一层淡淡的莹光,那是灵气淬炼肉身的迹象。感官也愈发敏锐,百米外蚊虫振翅的声音,地下蚯蚓钻土的动静,都清晰可闻。
更重要的是,他的心性在这日复一日的枯燥修炼中,变得越来越沉稳。往日的跳脱与浮躁渐渐褪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沉静如水的专注。偶尔有杂念丛生,他也能迅速将其摒除,心神如磐石般稳固。
这一日,当夕阳西下,将演武场染成一片金黄时,潇宸再次凝聚灵气,对着远方的古树掷出枯枝。
这一次,枯枝没有发出任何声响,如同一道微不可察的影子,瞬间跨越百米距离,“噗”的一声,竟深深插入了坚硬的树干之中,只留下一小截尾部在外微微颤动。
潇玄不知何时已睁开了眼睛,看着那根枯枝,浑浊的眸中闪过一丝精光,缓缓点了点头。
潇宸收回目光,感受着体内那股比半月前凝练了数倍的本源灵气,以及更加敏锐的感官、更加坚韧的肉身,心中涌起一股难以言喻的满足感。
这不是赢得赌约的得意,也不是受人追捧的虚荣,而是一种凭借自身努力,实实在在跨越障碍、获得成长的喜悦。
“引气境……小成了么?”潇宸喃喃自语,握了握拳,能清晰地感觉到,灵气在指掌间流转自如,仿佛成了身体的一部分。
抬头望向苍梧山脉深处,那里云雾缭绕,隐约可见巍峨的山峰直插云霄,仿佛通往未知的世界。他知道,引气境只是起点,前方还有锻骨境、沸血境……还有那古籍中偶尔提及的,广阔到无法想象的诸天万界。
道路漫长,挑战重重,但他心中没有丝毫畏惧,只有熊熊燃烧的渴望。
“大长老,弟子告退。”潇宸对着潇玄恭敬一礼。
潇玄微微颔首:“去吧。记住,引气境虽小成,却不可懈怠。明日起,随我学习锻骨境的入门心法。”
潇宸心中一震,随即涌起狂喜:“是!弟子遵命!”
他没想到,自己竟能在短短半月内,得到大长老传授下一境界的心法。这意味着,他的努力没有白费,他的天赋与沉稳,得到了这位部族至强者的认可。
潇宸转身离开演武场,夕阳将他的身影拉得很长,步伐轻快却沉稳。路过部族的祭坛时,他看到父亲潇啸天正与几位长老站在祭坛前,神色凝重地商议着什么,祭坛上燃烧着熊熊篝火,烟雾缭绕,似乎在进行某种古老的祭祀。
潇宸没有上前打扰,只是默默看了一眼,便加快脚步返回了居所
回到石屋,潇宸没有立刻开始修炼,而是走到窗边,望着夜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月光如水,洒在苍梧山脉的林海之上,泛起一片银色的波浪,古老而苍茫。
他想起了小石头的提醒,想起了父亲凝重的神色,想起了潇玄所说的“扎根”。
“引气境,只是开始……”潇宸轻声自语,眼中闪烁着明亮的光芒,“锻骨境,沸血境……诸天万界,我潇宸来了!”
少年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坚定,消散在苍梧山脉的夜风中。石屋内,月光静静流淌,映照着少年挺拔的身影,也映照着一颗在磨砺中逐渐变得坚韧而远大的心。
夜色渐深,石屋内再次响起悠长而平稳的呼吸声,与苍梧山脉的脉动,与诸天星辰的运转,悄然相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