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退婚你提的,我当皇帝你又求复合 > 第718章 蒙尚元:许大人是大相了?!

第718章 蒙尚元:许大人是大相了?!(1 / 2)

盯着依旧固执的几人。

“你们——”陆沅沉声道,“既为其旧属,理当引以为戒,随他一同受罚也不是不可能。”

闻言,众人神色骤变,有人握拳,有人低头,有人甚至已经开始后退,脸上露出迟疑。

但也有人迎难而上。

“陆大人,咱们只知蒙统领曾以身护军,雪夜让被褥、夏日分凉水。”

“咱们兄弟跟过他,是一辈子的事。”

说话的是一名年轻军士,声音不高,却字字铿锵。

但他的声音,终究淹没在沉默中。

片刻之后,原本的一二十人,竟只剩下十人站在一侧,其余之人不是借口离开,便是低头沉默,默然后退。

那是墙头草的姿态,也是权势之下最真实的选择。

这一刻,营中仿佛又冷了几分。

蒙尚元自屋中缓步走出,穿戴整齐,甲胄整束,面无表情。

他站在阶前,看着眼前这一幕,唇角只是淡淡一挑,没有一语。

那双曾在沙场拼杀、在风雪夜巡的眼睛,此刻却只有一层漠然。

“散了吧。”他只说了四个字,语气平平,听不出愤怒,也听不出怨意。

“统领……”那名年轻军士还想开口,却被他挥手止住。

“是我太天真了。”蒙尚元轻声道,“以为换了天下,换了君主,兄弟们能少些心惊肉跳。”

“以为这龙椅上坐的是愿与将士同苦之人。”他顿了顿,“可终究是我错了。”

“我若再拖累你们,才真叫不值。”

陆沅在一旁冷笑,手一挥,道:“此地不可久留,闲杂将士速速散去。”

剩下十人皆未动,蒙尚元却再次一挥手:“散了吧,都回自己的位子去。”

“今日之事,我一人担。”

“无须你们为我蹚这趟浑水。”

十人闻言,终于缓缓躬身,目光复杂地看了他一眼,沉默退下。

等众人散尽,整个营地静寂无声,只剩蒙尚元立在午阳之下,孤身挺立。

他的甲胄熠熠,肩上的徽章依旧未改,可那目光,却已不似往昔炽热,反倒多了几分灰意。

众叛亲离之下,孤将犹立。

他望着远方宫城方向,心中无言,只觉一股寒意,自脊背而上,蔓延至四肢百骸。

——这便是“胜利者”的代价吗?

日近巳时,烈阳穿破浮云,照在禁军营门前的石阶上,白光刺目,连地上的尘土都被晒得微微泛热。

营内一片寂静,压抑如风前密云。

一众将士不敢高声语,许多人干脆退回各自营房,却又止不住从帘后偷偷望向营门的方向——那是风暴的中心。

忽而,一阵快马蹄声由远及近。

“驾——驾——”

只见宫门方向,尘土飞扬,一匹枣红高头大马停在营前,马上之人腰佩金章,手执红锦文函,身后还跟着一小队内侍随从,气势森严。

“宣旨!”一声长喝,在营门前炸响!

营中众将无不变色。

陆沅第一个快步上前,衣袍未整,便急匆匆一躬到底,满脸堆笑道:“小陆沅,拜见郑公公——不知陛下口谕有何吩咐?”

来者正是太和殿总掌宣旨之人,内廷首领太监郑福。

他骑未下人未言,只是从鼻间冷哼一声,目光一转,看向人群之后,神情肃然:

“宣——禁军卫队长蒙尚元,入太和殿觐见!”

一瞬之间,整个营地像是炸开了锅!

“来了!”陆沅当即神情一喜,心中更是快意翻涌,眼角眉梢间都是得意之色。

他猛一转身,故作高声命令:“蒙尚元何在?快快接旨!别让郑公公久等!”

其余方才落井下石的墙头草们也纷纷跟着起哄:

“还不快滚出来?!”

“堂堂太和殿宣旨,还敢怠慢不成?”

“啧啧,这回怕是官帽也要保不住了……”

营中气氛变得讥讽嘲笑而又肃杀紧张,有人幸灾乐祸,有人叹息连连。

唯有少数仍站在营后不语之人,眼神愈发阴沉。

这时,蒙尚元缓步走出。

他已换了制式军服,金甲束带,整整齐齐,军容森然。

步履依旧沉稳,无惧无畏。

只是这一次,他的身后,再无追随者。

他孤身一人,朝那高头大马之下走去,双手抱拳,拱身一拜:

“末将蒙尚元,领旨。”

“好说好说,”郑福从马上翻身而下,接过旁人递来的文卷,却并未立刻宣读,只是走近蒙尚元两步,低声道:

“蒙大人,莫怪奴才僭越一句——您这回,可得做好准备。”

蒙尚元眉眼一挑,没有多言,只平静地问道:“哦?准备什么?”

郑福顿了顿,压低声音道:

“太和殿上,林驭堂已当众告状,王擎重等人更是齐声附议,陛下虽未发怒,但神情冷淡。”

“奴才今早在陛前候着,听着他们说得声泪俱下,句句咬死了您,什么扰宫犯律,目无法纪……简直想直接抹去您在禁军的名字。”

蒙尚元不动声色,只静静听着。

郑福却叹了口气:“末将斗胆说一句,陛下口中虽未明言,但刚才已经开口——要‘整肃禁军职司’。”

“整肃这两个字,您是明白的。”

“新党掌朝、清流内敛,陛下三相既定,如今这禁军之权,自然不可能落在您这‘旧人’手里。”

他低声一叹:“怕是……这次官复原职的念想,该断了。”

这一番话,说得不快,却字字如寒风凛冽,字字如钉。

蒙尚元仍未动,只是轻轻地道:

“郑公公,谢你相告。”

“人情冷暖,军中官场,我早习惯了。”

“你不说,我也心里有数。”

“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郑福听他这番话,神情微动,喉头一动,却终究没再多说。

他清了清嗓子,大声道:“圣上宣——禁军卫队长蒙尚元觐见,速速随行,不得耽搁!”

“喏!”蒙尚元躬身领命。

他整了整衣甲,未再回头,只是踏步向前。

身后,营中无数目光望着他的背影——

有人唏嘘,有人冷笑,有人默然。

那挺拔的背影,在阳光下拉出一抹长长的影子。

像极了那个在边关带兵冲锋、曾肩挑军门之重的统领——

只是今日,他孤身一人,赴的是权臣设下的局,是早被写好的结局。

可他却步履不歇、头也不回。

……

陆沅站在后方,咧嘴冷笑:

“呵,还挺有气势。”

“可惜啊——马上就没人记得他是谁了。”

他身边一名军吏亦笑道:“再风光的旧将,也抵不过上意。”

“他以为那位陛下会念旧情?天真。”

他们的笑声在风中显得尤为刺耳。

可那背影,依旧不屈不折。

郑福骑上高头大马,扬鞭而行。

蒙尚元与他并肩而走,步步踏在皇城石道之上,靴音沉稳如鼓,似踏在过去,也踏在未来。

这条路,他曾走过。

带着铁甲、带着功勋、带着万人尊敬地走进皇宫。

而今日——

他却带着被弃的名、被斥的罪、被冷的情,再一次,走向那道朱红色的太和殿门。

无喜无悲。

只有沉静与苍凉。

皇城主道,宫墙高峙,金砖铺地。日光斜洒下来,照在淡淡晨雾间,将前路映出一层薄亮的暖辉。

蒙尚元沉默地走在郑福身后,一身旧甲早无当年光泽,肩背挺得笔直,却藏不住疲意与凉意。

他的步履沉稳,一步一步踏在这条熟悉却陌生的御道上。

他曾无数次走过这条路,身披禁军大统领之甲,持节令进宫议事,何曾像如今这般,步步如赴刑场?

身后没有副将随行,也没有旗纛鼓声,只有风声穿过长廊宫树,送来冷意,犹如无形的刀锋,割在他早已麻木的心头。

“今日之事,怕是……凶多吉少。”

蒙尚元心中冷冷一叹。

朝局早变,新党气焰滔天,林驭堂上位已久,自己不过是被贬之后苟存的旧人,又怎经得起这一场精心设局的攻讦?

禁军卫队长动手打人、扰乱宫禁、殴伤统领……这几项罪名叠在一起,就算换成别人,也难以辩清,更遑论他这个早就被看作“该收拾”的旧臣。

更遑论,林驭堂这一巴掌挨得,简直是撞上了新党的刀口。

“兵权不在,旧交将散……今日之后,大约就要被革去甲胄,逐出宫墙,再无回路了。”

他低着头,喉头一紧,却没有任何惧色。

他心里早已有了最坏的打算,甚至觉得,就算是天子亲自发落,只要能堂堂正正地站着领罪,也胜过窝窝囊囊地被一纸调令逐出军营。

“若真如此,那也罢了。”

太和御道之上,金砖沉稳,风静而肃。

蒙尚元默默随在郑福身后,步履沉重,沉默如铁。

他一言不发,郑福也不打扰,只是偶尔回头看他一眼,心下微微叹息。

许久之后,在御前东廊转角处,蒙尚元忽然出声,低哑而稳:“郑公公。”

郑福一怔,忙答:“哎,蒙大人请讲。”

蒙尚元望着前方金瓦龙檐,语气里带着些迟疑:“今日朝堂之上……许大人,还……是中相么?”

这句话他问得并不轻松。

许居正,三朝老臣,一向刚正,他心里始终敬重。

可近年朝局骤变,新党凌厉,许居正屡受打压,此番又值改风日……连他自己都觉察到了风向。

他今日虽不在殿中,可满朝文武都在,他若稍有耳目,自然该猜到今天的焦点,便是许中相之位——改与不改,去与不去,决定着整个朝堂的风骨是存是灭。

他问出这话,已然做好了最坏的准备。

要说如今,还有什么事值得他蒙尚元关注,只怕也就只有这件事了!

“许大人现在……只怕已经不是中相了吧?”

他说得很轻,却压着喉底的沉重。

郑福转头看他,眸中微微动了动。

片刻,他缓缓点头:“确实,不是了。”

最新小说: 虎枭 铁血亮剑:大将李云龙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我在唐朝当神仙 玄孙万历,我,正统明君 刺杀秦始皇,扶苏求我做大秦国师 司礼监 我要当大官 三国:抢先曹操挟天子令诸侯! 大唐自治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