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天幕直播靖难,朱棣你别跑! > 第355章 李成梁死,后金建立!

第355章 李成梁死,后金建立!(2 / 2)

“好一个‘清’!好一个偷天换日!若真让彼辈成事,岂不是欺我华夏无人,竟忘血海深仇?这已非边陲之乱,而是心腹之患!”

殿内一时寂静无声,三人都在消化这个可怕的猜想。他们此刻虽还未见到“大清”二字正式出现,但基于对历史规律和政治权谋的深刻理解,已经近乎预言般地触摸到了未来皇太极改元称帝、定鼎中原的关键一步。“金”之暴戾,“清”之伪饰,其核心都是女真势力膨胀并最终入主中原的野心。

天幕的内容到此并未结束,但那“金国”建立的宣告,已如同一声惊雷,炸响在洪武十三年的神州大地上空。

那“金国”二字,如同两颗烧红的烙铁,狠狠烫在所有观看天幕的大明子民心上。尽管理智告诉他们,这是二百多年后的灾祸,但那种源自血脉深处、被“金”这个国号所激起的恐惧与屈辱,却如同决堤洪水,瞬间冲垮了时空的阻隔。

应天府,秦淮河畔。往日里丝竹管弦、吟风弄月的风流之地,此刻竟被一种诡异的寂静笼罩。画舫停在了河心,才子佳人们凭栏远眺,脸上再无轻佻笑意。

一位老儒生颤抖着手指着天空,涕泪横流,嘶声力竭地吟诵着:“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胡虏无百年之运,为何……为何二百余载后,华夏之地再闻豺狼嚎叫?礼崩乐坏至此乎?!”

他的哭声感染了周围不少人,许多书生面露悲愤,却又感到一种无力回天的绝望。美酒失了滋味,诗词没了意境,唯有那“金”字的阴影,沉甸甸地压在每个知晓历史的人心头。

北疆,一处屯田卫所。

刚从田里回来的军户们聚在一起,鸦雀无声地看着天空。他们或许不能完全理解那些文绉绉的官衔和年号,但“努尔哈赤”、“称汗”、“建金国”这些词,配合着长辈口中代代相传的、关于前元暴政和与塞外民族厮杀的故事,足以让他们明白事情的严重性。

一个脸上带着刀疤的老兵狠狠啐了一口,抹着嘴道:“娘的!才安生几年,又冒出个想当王爷的野人头子!金国?我呸!老子当年跟着大将军打蒙古人的时候,这种货色……”

他话没说完,但紧握的刀柄和眼中燃起的凶光,已经说明了一切。年轻的军户们则显得更加躁动不安,既有一种对战争的恐惧,也有一种被挑衅的愤怒。

山东某地,繁华市集。天幕的出现让交易暂时停滞。行脚的商人、摆摊的小贩、购物的居民都仰着头,议论纷纷。

“老天爷显灵了?这是给咱们示警呐!”

“金国?那不是老早以前被岳王爷打的那个?”

“坏了坏了,这岂不是说以后北边又要不太平了?这商路还敢走吗?”

“怕什么!没听天上说那是二百多年后吗?咱们洪武爷在位,太子殿下仁厚,诸位将军神勇,还能让这事发生?说不定现在派兵去辽东,直接把那什么赫图阿拉给平了!”

“对!平了它!凭什么咱们的好日子要让他们给祸害了!”恐慌迅速转变为一种朴素的、基于自身利益受到威胁的同仇敌忾。一种“必须做点什么将其扼杀在萌芽中”的情绪在民间蔓延。

各地书院、私塾。热血沸腾的年轻学子们反应最为激烈。他们读圣贤书,深知华夷之辨,更将“靖康之耻”视为汉家王朝永恒的伤疤。此刻,伤疤被无情揭开,未来的耻辱似乎正在预演。

“诸君!国难在遥测之未来,然匹夫之责在今朝!”有激昂的声音在学子中响起,“吾辈虽不能横跨二百载执戈杀敌,然可苦读韬略,练就文武艺,报效当下之朝廷!他日若朝廷有意北征,我愿投笔从戎,马踏辽东!”

“说得对!参军!现在就去报名!就算从一小卒做起,也要为我后世子孙,荡平此獠!”

“同去!同去!犁庭扫穴,永绝后患!”

这股由天幕点燃的火焰,从南到北,在洪武年间的大明境内汹汹燃烧。它混合着历史的创伤、对未来的忧虑、朴素的爱国热情以及被激怒的民族尊严。

虽然事件远在未来,但恐慌与愤怒却是真实的,一股强大的、要求主动出击的民意正在悄然形成,这股力量,迟早会传递到奉天殿那至高无上的御座之前。

最新小说: 遇莺小记 我们木叶风俗是这样的 边军悍卒:从鸡蛋换老婆开始! 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从边军小卒砍到封疆并肩王 大饥荒:从进山打猎开始逐鹿天下! 小寡妇与糙汉 隋唐王朝 崇祯的奋斗! 大明:我鄢懋卿真的冒青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