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承聿满意地勾起嘴角:“很好。”
月光洒在山间石路上,他刚迈进容府,小厮便迎上来:“大公子,李秀才等了您……两个时辰。”
前厅茶已凉透。
见容承聿姗姗来迟,李秀才拍案而起:“到底何时让我回书院?!”
“不必回了。”容承聿慢悠悠撇着茶沫,“我找到更好的狗了。”
“你!”李秀才脖子涨得通红,“我好歹是个秀才!你不过商贾出身,安敢如此辱我!”
容承聿眼皮都没抬:“来人,拖出去。”
护院一把拎起瘦弱的李秀才,像提小鸡崽似的把人拖走。李秀才的怒骂声渐渐变成呜咽,消失在夜色中。
“还是野狗会看眼色啊。”
容承聿把玩着新得的羊脂玉扳指,眸中精光一闪。
夜风拂过,他望着书院方向,笑意渐深。
而此时斋舍里,两人各怀心思。
萧廷洲吹灭烛火时,隔壁还亮着。
杜明琬指尖轻抚《中庸》扉页上筋骨凌厉的字迹,眼睛虽盯着书,心思却早飞到了隔壁。
托着腮,明亮的眸子闪着光,一想到日后能常常见到他,心里就像揣了只欢快的小鸟。
*
晨光洒落回廊。
“公子,昨夜休息得好吗?”杜明琬特意换上崭新的竹青色长衫,发间玉冠还沾着晨露。
萧廷洲抬眼,目光在她身上短暂停留:“还行。”
“今日夫子讲《孟子》,我们同行可好?”
“随你。”
两人一前一后走着,落花沾上衣襟。
杜明琬突然转身,桃香扑面:“敢问公子尊姓大名?”
“萧廷洲。”
三字脱口而出,他自己先愣住了。这个名字,已经许久未对人提起。如今竟轻易说出口,好似被她蛊惑一般。
“在下杜明琬。”她笑意盈盈,怀中紧抱着本《中庸》。
萧廷洲目光落在书册上:“这是?”
“萧公子也喜欢《中庸》?”她小心捧起书册,“你想看看吗?”
“嗯。”
她凑近时,发间桃香萦绕。
萧廷洲没看书,却看了人。
“这是承聿哥哥特意请人誊写的。”她指尖轻抚字迹,“你看这笔字,风骨峭峻又不失温润。”
萧廷洲接过书册,指节若有似无擦过她的指尖:
“你想见写字的人?”
她睫毛轻颤:“能写出这般风骨峭峻字迹的,定是君子。自然想拜会。”
萧廷洲黑眸安静落在明琬脸上:“或许,很快就能见到了。”
晨钟未鸣,秋水斋已喧闹如市。
萧廷洲独自坐在前排,粗布麻衣在一众绫罗绸缎中格外醒目。
“瞧他那穷酸样。”
“书院的门槛什么时候这么低了?”
“就是!好好的学堂都被这种粗鄙之人搅浑了!”
后排传来阵阵讥笑。
杜明琬攥紧书卷,五指扎进掌心。
“萧公子……”她忍不住倾身。
“无妨。”萧廷洲头也不抬,埋头看书,指节叩在《孟子》扉页上,“习惯了。”
斋外脚步声渐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