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涧浅浅应声。
“行。”司机确认订单,打灯转弯,汇入主路,还没跑几步就主动挑了话题:“头一回来临城?怎么往襄阳跑?”
从梧城往临城没有直飞的飞机,落地后需要换乘高铁,一圈折腾下来麻烦其实不少。除非假期,不然很少有愿意从高铁站往襄阳载客的司机。花涧在外礼貌为先,即便不是太想说话,还是回道:“不是。”
“噢……那是有活来?看你东西只带了那么点。这两天襄阳要降温,衣服还是得多带几件。”
可能是为了应和司机的话,半空骤然来了风,呼啦啦擦着树顶刮过,卷起花坛边积压的枯叶。花涧将手指贴在车门上,没感到太多冷:“东行旁边有商场,不打紧。”
“我信你不是第一次来了,”司机半开玩笑一样说,“你说话没口音,听不出哪块人,也是临城的?”
“临城的,”花涧一直不太擅长应付主动又热情的人,更架不住蹦豆一样的问题,干脆换了说话的语调,“我这么说就能听出来了。”
“桥南那块的?”
“嗯。”
“那怎么不回家啊?”
司机问这一句纯属顺口,没什么恶意,毕竟他说的地点在高铁站和襄阳中间。但花涧没立即回答,他立刻咂摸出一点不对味,主动找补道:“害,我问的什么话……”
“没关系,”花涧没从窗外移开视线,“不是什么大事。”
“别伤心,人活着总得有点遗憾,迟早得继续往前看。你一看就年少有为,以后的路肯定越走越宽……”
花涧的心情本来很乱,给他没头没尾乱七八糟一开导,居然开始哭笑不得。他收回手,抵着鼻尖低咳一声,及时拉回了越跑越歪的夸赞:“谢谢。我嗓子不太舒服,先不说了。”
这话的本意是想断话题,但司机的情商委实不知道点到了哪里,借着路上没车,抬手就从扶手箱摸出一只蓝色盒子:“这有我老婆放的润喉糖,要不你先吃两颗?”
花涧:“……”
他狠狠在心里叹了口气。
“不了,谢谢。”
司机先生终于不吱声了。
花涧盯着窗外发呆。
襄阳和临城之间的国道虽然建设完成,周边土地也征收完毕,但配套设施说了几年,始终没个影。从窗口望去,视野尽头只剩下铺陈的荒凉黄土,间或掠过一只鸟,转眼化为荒凉的一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