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日后,秦羽在御书房刚处理完一堆奏折,李阁老紧急赶来。“陛下,有紧急情报!”李阁老拱手道,他的神色中透出一丝焦虑。“什么事?”秦羽眉头一皱,隐约感到事情的发展超出了预期。“锦衣卫刚刚报告,白莲教突然撤退,现已失去踪迹。”李阁老说道。这个消息让秦羽眉头紧蹙,他迅速陷入沉思。白莲教如此迅速地撤退,背后必定隐藏着什么更大阴谋。“他们撤退得如此迅速,必定有所图谋。”秦羽冷冷说道,眼中闪过一丝寒意。李阁老点了点头。“陛下,依我看,白莲教在策划一场更大的阴谋。我们必须加强防备,防止他们的突然袭击。”秦羽思索片刻,随即下达命令。“即刻传令三军,加强城防戒备,同时派出密探,继续追踪白莲教的下落,务必要查清他们的企图。”“遵命,陛下。”李阁老拱手退下,迅速去安排布置。夜幕降临,秦羽独自在御书房中沉思。他心中反复衡量着目前局势,白莲教的意图到底是什么?他们接下来会如何行动?如烟推开门,轻轻走了进来。她看见秦羽眉头深锁,便上前柔声说道。“陛下,辛苦了,请略作休息。”秦羽抬起头,看着如烟那温柔的目光,心中感到一丝慰藉。他轻声道。“这白莲教真是难测,他们撤退得毫无征兆,恐怕另有阴谋。”如烟轻轻握住他的手,柔声道。“不论如何,我们已经做好了充足的准备,只要我们坚定不移,就一定能战胜他们。”秦羽点了点头。“如烟,你说得对。无论白莲教有何阴谋,只要我们上下一心,必定能够化险为夷。”夜色深沉,秦羽和如烟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的星空。“陛下,有我在,我会一直陪伴着你,与你一起面对一切困难。”如烟的声音温柔而坚定。“有你在,朕便能战胜任何困难。”秦羽轻声说道,他的目光中充满了坚定。次日,阳光透过纱窗,给御书房增添了一抹宁静的光辉。秦羽却难掩心中的忧虑,昨日的紧急情报让他整夜未眠。透过窗户,他看到宫苑外远远望去的市井熙熙攘攘,心中涌起一阵复杂的情感。他意识到,作为大秦的帝王,必须深入民间,掌握最真实的民情。“朕必须亲赴民间,了解实际情况。”秦羽缓缓起身,心意已决。身旁的李德忠连忙上前。“陛下,这太危险了。白莲教的动向还未完全查明,微服私访岂不是自冒险境?”“正因如此,朕更需了解第一手消息。让朕亲自走一趟,才能更清晰地掌握敌情。”秦羽眼神坚定。李德忠见劝说无效,只得拱手道。“陛下明鉴,臣即刻安排。”秦羽点点头,低声吩咐。“此事不必声张,也并非要显威,只是微服私访。”当一切准备妥当,秦羽换上了一身普通的布衣,与李德忠一道走出宫门。他抬头望了望湛蓝的天空,低声说道。“入民间,方知国情。”走在大街小巷,耳边充斥着叫卖声和孩子们的嬉笑,秦羽心中泛起一丝久违的轻松。“德忠,去衙门吧,我要看看府衙的审判。” 秦羽低声说道,他目光中透着决绝。“遵命,陛下!”李德忠附耳说道。“前方就是衙门。”衙门内,知府正神情严肃地敲击着惊堂木,只听得衙役们高声宣道。“升堂!”秦羽悄然入内,找到一个不起眼的角落坐下,认真观察着庭审的情况。片刻之后,一名被告被带上公堂,他双手颤抖,显得极为不安。知府问。“被告,你可知罪!”那人连忙跪地,叫道。“大人,小民冤枉啊!”秦羽眯起眼睛,仔细倾听着。“所为何事?”他低声问向身边的李德忠。“此人被控偷窃,但听说这里面另有隐情,或是冤案。”李德忠小声解释道。知府继续问道。“如此大胆,证据确凿,胆敢狡辩?”被告哭诉。“大人,小民只是为了一口饭吃,实在是逼不得已啊!”秦羽感受到这声音中隐含的绝望,不禁眉头一皱,悄声道。“德忠,探查此事,朕要知道真相。”李德忠点头,迅速离开,不久之后返回,附耳道。“陛下,经过调查,果然是冤案。此人是无辜的,被邻舍诬陷。”秦羽目光闪过一丝冷光,沉声说道。“这就是朕要来的原因。知府府衙竟有如此懈怠,怎能不深入民间寻真相。”转瞬,堂上知府言语愈加严厉。“你知否,若不招供,你将受刑!来人,杖责!”秦羽再也按捺不住,霍然起身,大步走向堂前。“住手!”知府抬眼一看,惊得随即跪地。“大人何人,为何胆敢阻挠本官审案?”秦羽冷冷一笑,缓缓从怀中掏出贴身令牌,示于知府面前。那知府一见,顿时脸色煞白,颤声说道。“陛…陛下…”“你这知府如此不分青红皂白,只凭片面之辞,便欲行杖责之刑,何以服众!”秦羽声音沉稳有力,目光如炬般直射知府。知府慌忙叩首。“臣有罪,臣失察,还请陛下明鉴。”秦羽冷眼看着知府,道。“案情不明,朕自会查清。带这人下去,好生安置。”待众人离去,秦羽心中涌起一阵寒意。他转头看向李德忠。“如是每个衙门皆如此,那大秦何以得平安。”“陛下所言正是,我等当引以为戒。”李德忠恭敬答道。离开衙门后,秦羽就返回了皇宫。他换回御服,走进御书房,沉默片刻后,他快速下达了一道旨意。“传令,彻查京城附近的所有冤假错案。”秦羽神色冷峻,双眼如炬,扫视下方大臣。李德忠立即领命,心中也肃然起敬。片刻后,御书房的门悄然关上,秦羽仿佛陷入了沉思。“陛下,您为何亲自前去调查这些冤假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