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意扔的,你找上去,人也不会认。”
谁家丢了孩子不着急,他们一直在找,没人说是。
闻着好大一股霉味的破包被,底下是又薄又破的旧衣衫,光脚,还有杯口大的小脸。
一早还以为是谁扔了破袄不打算要了呢,幸好多看了一眼。
她早有了这样的猜想,不由得一叹。
他知道她是什么心思,抢着说:“先养着吧,就当是解闷了。”
“真的?”
“假的,扔了吧。”
“别别别!”她靠着他笑,欣喜道,“那我们就算是她爹娘了?”
“还不算,你不是说赵西辞也想要娃吗?这娃生得不错,万一她惦记上了,要跟你抢……”
“那就让给她,我做干娘,也是一样的。”
“你呀你,我说玩笑呢,做什么要让着她?先到先得,你捡的,就是你的。”
小娃儿嘬了嘬嘴,巧善摸摸她眉毛,等她安稳了,回头小声告诉他:“西辞不打算再嫁人,我还有机会做娘亲,不如先紧着她。”
他了然,随口附和:“不嫁也挺好的,她手里有钱,也挣得到新的,不用依靠男人。等她身边这些人全嫁出去,铺开了,她就更不用怕了。”
“是啊,不嫁人更自在。”
这可不妙!
“那做不得准,她是遇人不淑才和离……”
她看看四周,在他脸颊上飞快地亲一口,而后垂头看着孩子,悄悄地说:“嫁对了,既自在又快活。我劝她不要把话说死了,没准将来能遇上好的。她说也有理,不过,不打算正经成亲,她可不想再委屈自己去伺候婆婆小姑,也不想沾那些烦死人的亲戚。说万一有了看中的,调戏调戏就够了。”
她越说越憋不住,埋头嗤嗤笑。
赵家禾掐着额头,暗自提醒自己要防着点。
第127章 补偿
城破了,人还是忍不住心存妄想,盼着家还在。有些人不愿意走远了,就近找处破庙或是过路亭留下,去投奔的人家也各有方向。剩下一半茫然无措地接着赶,见了城就凑过去问问。
然而值此多事之秋,都怕沾染麻烦,横竖上边没有公文下来,就可以装不知情,把人都拦在城门外。
赵家禾一直没出头,等到他们都心灰意冷了,便提议不如先去乡下安顿,等朝廷管事了,或是回去,或是投靠,到那时再做打算。
乡民纯朴,花不多的钱,就能兑上吃住,这比一次次碰壁靠得住。
不过,这也要别人肯答应收留才行,沿路问询,最后就剩了他们一家——谁家没个忌讳,都怕这老人死在家里。
不用勉强,他们本就不愿意连累谁,每家问一问,兑粮捉鸡买炊具,然后花三百钱,换来一座荒废的破烂茅草房。
在定江的时候,他就照她指示,把修修补补的活练上手了,这会一点不愁,叫上小五,先修房子:一不能塌,二不能漏雨,这是重中之重。
巧善和青桃烧火做饭,焖上鸡汤,再到附近转转,刨些野菜回来。
野菜鸡丝粥清香浓稠,小娃娃吃得欢,褚太太却食不下咽。她急着要去会合,总是催行程,好在老太太醒来后并不糊涂,点破了此时去哪都是拖累的事实。
老人家身子不好,心地却不错,知道他们要忙的事多,把小娃娃要了过来,和和气气说:“我生了两儿一女,都是我亲自教养,这事我比你们在行。”
褚太太牢记儿媳本分,不敢叫她累着,只好强忍不适接过来自己搂着。
小娃娃不闹,也不认人,谁抱都行。
巧善和青桃安心去做活,把锅洗得干干净净,开始熬糯米浆,留给他们修墙用,再到附近接着挖野菜。
一共就两间半,半间是灶房,能住人的只有两间。青桃留在太太们住的这屋守夜,小五和巧善睡小的那间,他拿条板凳贴墙睡外边。
她果然出来了,拿了件絮衣给他做盖被。
他嘴里催着她进去睡,心里乐开了花。
她挨着他坐下,靠着他,吸着冷冽的晚风,带着伤感说:“妙妙不会说话,小五把过脉,看过喉咙,不是病。”
再乖的孩子也不可能几天几夜不出声,这个年龄,正该牙牙学语,就算吐不出词,也该跟着大人含糊说。
可是无论怎么逗,妙妙只会笑,还有拍手。
他只惊讶了一瞬,很快便想明白:怪不得是随手扔掉,而不是养大点再卖。别人眼里的赔钱货,如今是她牵挂的宝,这些话可不能说出来。他安慰道:“不要紧,养久了就习惯了,自然看得懂她要说什么。”
“嗯。”
“别难过,老天爷不长眼亏待她,我们多费点心就是了。”
“好!”
“累着你了,快进去睡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