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你说得对。”
枫亭桥往东,是一大片坟山,那里埋着长煜三年洪灾时,本地拦截到的三百多具无名尸首。
孤魂野鬼扎堆,阴森荒凉,没人会往这头走。
赵东泰蹲在界碑旁,盯着河面出神。
萧寒四下走动一番,又绕回来,压声问:“依你看,那位褚大人是什么意思?你这趟回来,送的是什么信?”
“我走的时候,营中还在部署如何拿下百鬼岭。”他叹了一声,接着说,“他叫我不要急着赶回去,先把亲人送回老家。”
一来一去,至少一个半月。
后一句把什么都说了。
萧寒抹一把脑袋,急得来回踱步。
赵东泰回头看他,背对着月光,看不清神情,但猜得到。他随手捡了一块石子,将它甩出去,淡淡地说:“信是给他侄子的,我没偷看……我想以他的为人,一定会尽力安排妥当,不会连累旁人。”
他并不操心这个:从小听来许多故事,四姐没认过输,既然敢找过去,那一定会想法子解围。还有,分别时,她话里话外叫他保命,可见这些事,都在她们预料中。
赵家禾一行混在逃难的人里,行动迟缓,到半夜才会合。
一路走走停停,巧善和青桃时常混在人堆里闲聊,从别人那打听来不少消息,将他们原本编的身份又润色,成了往北去万山县投亲的一家。
法不责众,大片流民不用怕查路引,收留的官衙还会替他们补办户籍。有人犯事后靠这个隐姓埋名,因此历来的规矩是严查单个的人,像他们这样有老有小,很容易蒙混过去。
萧寒帮着拴好驴,一回头,惊了一跳,“哪来的小孩?”
巧善无奈道:“捡来的。”
别人歇,她们跟着歇,总是尽量落在最后,白得个一岁多的娃。
这娃还算乖,挤在两个贵妇人中间,睡得安安稳稳,倒是褚太太这个大人慌得不行。
巧善把娃抱走,赵家禾跟着为她们挡风。
萧寒凑过来,说了保宁寺的事,还有赵东泰的话。
赵家禾朝那头看过去,这小子还算知廉耻,离得远,背对着这面。
“直接往那边走,是羊入虎口,我们要绕远道,太耽误事。你和他试试翻山路,早点赶过去,和那边商量一下怎么安置。山路走不了,就换换水路,哪里僻静走哪里。”
别回来就行!
萧寒扫一眼,转回来问他:“你不怕……”
“不怕,褚颀不怕死,总有怕别人死的时候。你带两件信物交上去,我就不信他忍心看老母亲曝尸荒野……”
他走到板车那,要走了念珠,还有褚老太太的药膏壳子,一并交给萧寒。
萧寒将东西收好,悄悄地问:“她怎么舍得给了?”
先前抹点黄泥就要死要活,挨都不让挨。
“佛祖再法力无边,也不能起死回生。念经这种事,和尚天天念,也不见得就真的心静如水。她尊享富贵,人又不傻,知道好歹。”
“平常是做样子?”
“谁知道呢。”
萧寒摇头感叹:“女人可真难办!”
“那是你没找着好女人。我看小五就不错,聪明能干又直爽,没那么多歪歪肠子。”
萧寒听得直吸气,果断溜了。
赵家禾暗骂一句怂!
小五给两位尊贵人把过脉,掖好被子后,走过来看孩子。
赵家禾看她要落座,忙催:“你守着马车,以防万一。我是男子,不方便。”
四周空旷,哪来的危险?
这半年,他脾气越来越冲。小五自知拗不过,乖乖地回去守马车。
赵家禾挨着老婆坐好,借暖和为名,连人带孩子一块抱了。小五不小心瞥见,赶紧换了方向。
巧善不怕冷,但是怕冻坏孩子,没推他,借他的大手将小娃娃的脚包住,腾出右手伸进拿来包裹的絮衣里摸裤子。
干的,女的。
“是个女孩。你看她,像不像柔儿?”
“小娃儿都一个样。”
她抿嘴笑,随即又愁道:“怎么才能帮她找到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