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一个小时,轮到许强拉板车。
王小小计算着许强拉板车一个小时,她也差不多可以把化肥放到村里,再回来替换许强。
王小小上车后,飞快骑着八嘎车回到村里,把化肥放下,继续骑回去,把三包放到村委。
村里知道还有7袋化肥,自家的村支书还在路上拉,也跟了两人坐在八嘎车上。
回程路上遇到许强,许强果然也是个倔脾气,硬是拉着板车走出了和王小小一样的路程。
王小小干脆又把三包化肥搬到八嘎车上,放到村里。
回去的时候,也看到许强他们,差不多到村口。
“丫头,去家里吃口热饭吧?”许强擦着汗招呼。
王小小:“不了,家里该等急了。”
王小小回家的路上慢了很多,累死她了。
“姐,为什么要帮他们?”
“因为许叔帮我们。”
贺瑾低声笑了,小小有时候真的太单纯了,明明他们和许强相处,都是互利互惠的事情。
回到家里,好在她煮了窝窝头,鸡蛋破了两个,煮了紫菜蛋花汤。
她和贺瑾一人一碗。
王小小洗了一个澡,穿上了二伯母给她做的麻衣。
贺瑾穿上小小姐小时候的麻衣,两人去给老人送水。
王小小喊道“冯爷爷,你的水我装满了。”
冯志刚出来,吓了王小小一跳,一脸坏人相,不过眼睛一看就是正直的人。
王小小还是问道:“你是谁?”
冯志刚也高兴,第一次有小崽崽看到他没有哭的。
他刚从战场回来,知道他爹这几个月每天都有人给他送水,心里高兴,他留下钱和票,他爹娘不愁吃不愁喝,就愁没有水喝。
“冯爷爷的儿子?”
冯志刚笑着点点头。
王小小嘴角抽抽,您还是不要笑比较好,比较吓人。
“那冯叔叔,您回来,明天您自己打水了,我先走了。”
王小小转身就走,被冯志刚从后领提了起来。
“小崽崽,别走,我有东西给你。”
王小小立马摇头,她做好事,是为了刷名声,受了,她就是要回报,名声就刷不成了。
冯志刚不理她,把她提了进房间。
王小小两脚悬空扑腾着,像只被拎住后颈的猫崽。冯志刚的铁掌箍着她的衣领,麻布衣裳勒得脖子发痒。
她正想抗议,忽然瞥见屋里条桌上摆着的东西,眼睛直了。
一套螺丝刀,老虎钳,扳手……几十把的工具,她没有,她想要。
“战场上缴获的洋玩意儿,给你,这些全部取掉了洋文字。”
王小小眼睛写着想要,口是心非:“叔爷爷说不拿群众一针一线。”
冯志刚哈哈大笑:“我是军人,你拿着吧!敢不要?老子天天去井边堵你!”
王小小她真的可以拿吗?
“拿着。”冯志刚把铁盒塞进她兜里,突然伸手捏了捏她肩膀。
王小小"嘶"地抽气,白天拉板车磨破的皮肉火辣辣地疼。
冯志刚就把王小小提了出去。
她听见冯志刚在背后说:“小崽崽,你日日送水的恩情,冯家记着呢。”
王小小看着这木盒子放在水桶里。
这个它太棒了!
贺瑾看着王小小全身兴奋和高兴,“小小姐,这个是什么?你这么高兴?”
王小小小面瘫的脸色带着高兴:“全套的扳手工具,我就一把一字螺丝刀,我为了这把螺丝刀,帮机械厂扛了多少东西,才换来的,现在我有一套。”
贺瑾不解~
这有啥高兴的。
王小小冷哼一声,这个小少爷,搞不好机修厂都没整套工具,就连剪铁皮专用剪都有。
回到家里,王小小立刻把罐头铁皮剪开,敲打成片,再用磨刀石打磨光滑,再贴上烟盒里面的锡箔纸,做成半圆筒形,用铁丝固定在灯泡后方,形成简易反光灯罩。
到了晚上。
到了晚上,王小小拉亮了电灯。昏黄的灯光透过铁皮反光罩,在土墙上投下一圈明亮的光晕。
贺瑾正趴在炕桌上写字,突然抬起头,"姐,今天用铁皮真的可以让这个电灯亮多了?"
王小小嘴角微微上扬。
灯光下,铁皮内层的锡箔纸反射着柔和的光。原本只能照亮炕桌一角的15瓦灯泡,现在连墙角的脸盆架都看得一清二楚。
贺瑾伸手比划了一下,“得有25瓦的效果了吧?姐,这是什么原理?”
王小小一愣,她怎么知道?
王小小:“抱歉,小瑾,我不知道,下去我找书给你看看。”
贺瑾很好奇,一直在看,“姐,不贴这个锡箔纸是不是亮度少一点?”
王小小点点头:“我也不知道,”她总不能说是在前世网上看到的吧!
————
灯的事情,王小小和贺瑾都没有在意。
哪里晓得会出现问题。
家属院的灯是统一配的,为了省电,全部统一15W灯泡。
王小小这么一弄,灯泡一下子就变成了25W。
走过路过的家属一看,她家灯这么亮,一定超标了,闲话就多了起来。
等小小他们知道的时候,陈国栋已经带人来检查了,后面跟着一群大妈。
警卫员拆开来一看,“报告首长,灯泡是15W。”
王小小板着脸:“陈叔叔,我犯了什么事情了吗?”
陈国栋摇摇头,指着灯后面的半圆筒铁皮问道:“加了铁皮,能让灯泡亮了将近一倍吗?”
王小小:“还要加上锡箔纸,就是我爹抽烟烟盒里面的那张锡箔纸。”
王小小赶紧把半成品铁皮罐头灯罩拿了一个出来:“陈叔叔,这是要给我后妈的,锡箔纸没有了,等我爹回来,问他要锡箔纸。
那天我去县城,迷路了,经过县里的罐头厂,门口看到有几个破烂铁皮罐头,我问了门卫爷爷,门卫爷爷送给我的。我贴锡箔纸是锡箔纸在灯下反光会亮,我才做了一下实验。”
陈国栋点点头:“小小做得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