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暖阁的“最后一夜”:课本、手札与未说完的话
距离月圆之夜只剩最后一天,格物学堂的暖阁里,炭火比往常烧得更旺,映得满室通红。小夏把编好的“现代基础课本”摊在梨木桌上,指尖轻轻拂过最后一页的字迹——王伯画的玉米、守塔人的留言、阿豆的笑脸,还有老周笔下的蒸汽船,密密麻麻挤在纸上,像一封写满心意的信。
“得把课本交给李大人,不然孩子们明天就没新课本看了。”阿哲把课本装进麻布包,又拿起《健康手札》,翻到小夏画的薄荷和玉米插图页:“林薇姐肯定会把这些内容整理好,以后来大夏国的人,一翻开手札就能看到咱们的故事。”
两人正收拾着,杂役张叔突然敲门进来,手里捧着一个陶瓮:“小夏姑娘、阿哲公子,这是我娘腌的咸菜,配粥吃最香。你们回现代要是想大夏国的味道,就拿出来尝尝。”说着,他又从怀里掏出两个布偶,一个画着薄荷,一个画着蒸汽船:“这是我闺女缝的,说让你们带着,记得常来看看。”
小夏接过陶瓮和布偶,鼻子一酸:“张叔,我们会记得的,等以后有机会,一定再回来。”张叔笑着摆手:“不用惦记我们,你们在现代好好过日子,我们在这里也会好好种庄稼、守灯塔,不辜负你们的帮忙。”
送走张叔,两人坐在炭火旁,拿出手机和后台的四人视频。屏幕里,陈默把《四人行》番外放在玉米籽旁,林薇摆好了《健康手札》的新版本,苏晴举着刚画完的“月圆送别图”——图里玉米田旁站着小夏和阿哲,远处的灯塔亮着光,现代办公室的四人在画面角落挥手,赵磊则晃了晃手里的玉米片:“等你们回来,咱们边吃边聊,聊三天三夜!”
“我们把课本交给李大人了,蒸汽船也能正常运粮了,玉米田的种子也留好了。”阿哲对着屏幕说,声音有点哽咽,“就是有点舍不得阿豆,他还说要跟我们学现代知识呢。”小夏赶紧补充:“李大人说会好好教孩子们课本上的内容,老周也会继续改进蒸汽船,这里的一切都会好好的。”
视频聊到深夜,陈默最后叮嘱:“月圆之夜子时,对着玉米田的方向读《四人行》番外,就能触发穿越。记住,一定要在玉米田中央,别站错位置。”林薇还特意提醒:“把薄荷布偶和陶瓮带上,别落下东西,这些都是你们在大夏国的念想。”
(二)玉米田的“月圆约定”:读信、告别与穿越之光
月圆之夜很快到来。子时前一刻,小夏和阿哲背着麻布包,提着陶瓮,来到玉米田中央。月光像一层薄纱,盖在金黄的玉米穗上,风一吹,玉米叶“沙沙”响,像在跟他们说话。阿豆和李大人、老周、王伯也来了,站在玉米田边,手里拿着火把,暖黄的光在夜色里连成一片。
“小夏姐姐,你们真的要走吗?”阿豆拉着小夏的衣角,眼里含着泪。小夏蹲下来,把《健康手札》递给阿豆:“这本事交给你,以后要是有人感冒了,就煮薄荷水;要是玉米生病了,就用石灰水。等你学会课本上的知识,就能帮更多人了。”
李大人走上前,递过一块玉佩,玉佩上刻着“格物”二字:“这是学堂的纪念玉佩,带着它,以后不管在哪,都记得大夏国还有个格物学堂,还有我们这些朋友。”老周则把一个小小的蒸汽船模型塞进阿哲手里:“这是我连夜做的,你们带着,记得咱们一起造的蒸汽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