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氏道:“重新生火就是,多大点事,何至如此?”
林婵笑道:“昨夜风雪犹大,路有冻死白骨,我就火盆里一点炭,指望着捱过一晚,闯下此等大祸,我岂能饶她。”一众女眷瞟扫李氏,李氏面色阴睛不定。
老太太却问:“你们在说笑什么?也让我乐乐!”无人敢言,李氏忙起身,凑近回话:“林小姐丫头脸上有伤,三弟妹问怎么来得?”
老太太道:“怎么来得?”
李氏道:“林小姐打的。”
老太太笑道:“必是犯了错,施以惩戒,让她谨心!”李氏道:“是这话!”
老太太摆摆手:“坐去吧!莫扰我听戏。”
李氏复回原位坐了,台上咿咿呀呀开唱,赵氏忍不得问:“林小姐冻了一夜?”
李氏咬牙道:“你还问什么。”又朝林婵道:“稍后我让管事,送五袋炭到你院里,用光了,尽管来寻我讨要。”林婵笑着称谢。
戏一直演到中晌,暂歇,厨役送来点心,伺候众人吃了,戏继续演,林婵下席,给老太太告辞,只说身有小恙,想回房歇息,老太太嘱咐刘妈:“你仔细盯着些,若加重了,赶紧请大夫来。”
刘妈说:“记住了。”她和小眉,一人抱一匹布,随林婵出来。
早时还有日阳,这会彤云密布,眼见又要纷纷扬扬一场瑞雪。
路过李氏门前,惠春正在扫雪,笑嘻嘻过来见礼,问道:“昨夜可睡得好?”
林婵笑道:“托你的福。”
惠春问:“方才我见萧六拖着板车,装了五袋炭,可是要送往你处?”
林婵点头道:“大夫人席上吩咐的。”
惠春道:“那敢情好!要记得还福安半袋炭,我昨儿讲了是借。”林婵不禁笑了。
辞别惠春,林婵三人穿过花园,园里开满红梅,无数花片落雪地。
刘妈张望四周,担心道:“不要又迷路了。”
林婵没吭声,折了一枝梅,边走边玩儿,前是踩春桥,河水冻住,几个小厮在凿冰捕鱼。
下了桥,没走几步,遇到萧乾两人,提着包袱行李。
萧乾给林婵作揖,林婵笑说:“我再要谢你,昨晚多亏你背炭来。”
萧乾说:“你谢错了人。”指着另一小厮说:“你该谢他,他唤福安,是他让我背炭到你房中。”
福安上前见礼,林婵看他唇红齿白,眼神明亮,模样机灵聪慧,说道:“惠春让我还你半袋炭去。”
福安摆手说:“我与她玩笑,不用还,还来反倒生事,遭人口舌。”
林婵笑道:“她是个认真性子,若去问你,你就说我还了。”
福安微怔,也笑道:“我懂得。”
林婵问:“你们这是要出远门?”
福安回道:“大爷要我去伺候他,换了萧贵,来给九爷做长随。”不便多说,再给林婵作揖,两人匆忙忙走了。
林婵敛起笑容,再没心境左顾右看,闷头走路,快至客院时,忽有一人,从太白石后闪出,叫了声,阿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