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办公室。
巨幅的落地窗外,夜色已深,但何宇面前的虚拟光幕,却亮如白昼。
数据流如同奔涌的瀑布,不断刷新着后台的申请列表。
【御剑飞行研究社】,申请理由:探索电磁悬浮技术在个人交通领域的应用。
何宇的指尖在空中轻轻一点。
驳回。
理由太“正经”了。
【量子纠缠与心灵感应可行性分析社】,申请理由:试图用物理学解释玄学。
他的嘴角微微上扬。
通过。
【上古神话机械工程复原社】,申请理由:论证“刑天舞干戚”是否具备实战价值。
何宇的眼底闪过一丝笑意。
通过。
这才是他想要的。
一个挣脱了所有思想枷锁,一个敢于向任何既定规则发起挑战的校园生态。
他的手指在光幕上飞速滑动,每一次敲击都决定着一个“异想天开”的诞生或泯灭。
突然,他的手指停住了。
光幕上,一个名字让他挑了挑眉。
【失败者研究社】。
牵头人:王浩。
何宇的目光落在了社团的宗旨上,那是一句用加粗字体标注的话。
“成功只是偶然,失败才是常态。我们的宗旨,是从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失败中,汲取最深刻的智慧。”
何宇的身体向后靠在宽大的椅背上,十指交叉,若有所思。
他亲手点燃了这所大学的“内卷”之火,将所有新生都投入了高强度的项目压力之中。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在这极致的奋斗背后,必然会催生出同等强度的焦虑与自我怀疑。
成功者毕竟是少数。
那么,那些暂时落后、遭遇挫折、被失败感淹没的大多数学生,他们的压力该如何释放?他们的情绪,又该在哪里找到出口?
这个【失败者研究社】,出现得恰到好处。
它就像一个泄压阀,一个专门为那些在攀登绝壁时失足的人,准备的缓冲地带。
“有意思。”
何宇低声自语,指尖在光幕上重重点下。
通过。
……
夜里十点,结构力学实验室内,灯火通明。
这里与校园里其他实验室的肃静氛围截然不同,空气里弥漫着廉价胶水特有的微酸气味,混合着沙土的尘腥和年轻人身上旺盛的荷尔蒙气息。
这里是【失败者研究社】的第一次线下活动现场。
偌大的实验室里,挤满了近百名学生,他们来自天南海北的各个学院,此刻却有一个共同的身份——近期项目受挫者。
“土木的哥们,承重结构的核心计算就靠你们了!”
“材料学院的,胶水的配比赶紧优化一下,现在的粘合力根本不够!”
“历史系的同学,再确认一下,史料里记载的古桥,它的主要缺陷到底是不是桥墩设计问题?”
王浩站在一张巨大的实验台中央,手里挥舞着一张泛黄的古桥设计草图,他的声音因为兴奋而显得有些沙哑,却充满了感染力。
他的脚下,是一片狼藉。
沙土被撒得到处都是,几桶胶水被碰倒,在地面上流淌出黏腻的痕迹,废弃的木棍和草稿纸堆积成山。
他们的活动主题,听起来荒诞又迷人:复原一座在历史上因致命设计缺陷而坍塌的著名古桥——“叹息之桥”。
一群在各自精密尖端领域里备受打击的学生,此刻正用着最原始、最粗糙的材料,试图重现一场伟大的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