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忱食指微叩了下桌案,叫人把粥撤了。
“想来不是什么好事。”萧冉转了转舌尖,回味了一下莲子的清甜,扫空了倦怠,挺直了身板坐起来,面上又是精神奕奕的样子。
林忱却只是合着双手,阖目坐着,沉沉地像入了定。
室内烛火微摇,距离攻下景阳寨八处已经三天了,可主寨的围剿却不顺利,山上的人没法逃走,底下的官兵也没法攻上去。
此时雨水连绵,即便是想放火烧山也不占天时。
郑鲁才进屋就跪下了,请罪道:“臣对于安西的兵,实在不能如臂指使,要攻的虽不过一小小匪寨,可他们据此多年,又有足量的彪悍马匹…”
林忱抬手,打断他问:“你只说,该怎么办。”
郑鲁才道:“不如还是从朝中调度武将前来。”
室内一时安静,萧冉侧眸去看,只见林忱的眸子低成一道完美的弧线,眼下有淡淡的青色。
她的公主殿下素来穷思竭虑,走一步恨不能往前看一百步。
然而是人非神,哪能处处周全?
及此,萧冉道:“大梁近年来将星凋零,青黄不接,随着太祖皇帝打天下的那些老人逐个去世,他们的儿子又都是纨绔高粱之辈,剩下几个有才有德的都在镇守四方。朝里那些酒囊饭袋,纸上谈兵也就罢了,真动起手来,恐怕连我都不如。”
她站起来,轻轻松松地伸了个懒腰,笑道:“锦衣卫我熟,这些年在京城,我和他们搭伙办的事不少,不如由我出任先锋,为殿下分忧。”
林忱合着的手微微一颤,长而致密的睫抖得像烛影下扑扑朔朔的飞蛾。
蛾子很快歇了下来,她抬眼望上去,黑亮润泽的眼里依旧只有淡漠。
萧冉低头与她对视,俏皮地笑了一下。
郑鲁才在身后为难道:“常侍大人…从前也领过兵吗?”
萧冉转过去,微昏的内室,一点光亮仿佛全照在她身上。
她还是那身红色的官袍,但并未着冠,墨发随着这一回头微微飘动,橙黄的火映在她的眼睛里,将她整个人衬得无比鲜亮。
“大梁多年未起战事,你问问朝中的武将有几个是真带过兵的。”
郑鲁才一噎,无话可说。
林忱已经移开了眼,看向窗外。
“不行。”她冷冰冰地说。
萧冉一怔。
正这时竹秀又推门,探头探脑地进来。
林忱喝了一口案上的冷茶,说:“又有什么坏事要报?”
她语气反常的冷硬。
竹秀一贯见到的林忱都是八风不动的冰山,鲜有活人的生气,此刻直觉她动了大火,哪里还敢说话。
萧冉便叫两人都出去。
屋里只剩下她们俩,萧冉便笑了,两手撑在林忱椅背上,将她整个人环住,调笑道:“我们殿下怎么不冷了呢?”
她趁机摸了把人的脸颊,夸张道:“哎呀,不但不冷,还好热!有这么生气吗?”
林忱挥开她的手,公事公办似的:“你不合适去做这事。”
萧冉皱了皱鼻子,嫌道:“殿下的嘴比鸭子还硬,迟早有一日遭报应。”
林忱只侧着脸跟她僵持。
萧冉便顺势坐在她身上,用小指去勾她藏在袖子里的手,她的发扫过林忱的鼻尖,幽幽的香像夜里的昙花。
好不容易放平了心态,劝道:“朝中的武将能不能用暂且不说,但殿下身在京城之外,太后又不知何时…若是此时开口向京城要武将,那些人必会攻歼殿下心怀不轨。”
她起身离去,凭轩远望,“朝中看似一潭死水,可底下却波涛汹涌,一瞬间就能改天换地。就像殿下的处境,看似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实则稍不留神就会翻覆。”
她柔和而坚定地看过来,说:“我要守护殿下,直到风清月明的那天为止。”
第55章 审问
子时一刻, 萧冉带着一千锦衣卫并安西的斥候趁夜从小路进山。
他们从城东出去,林忱站在斑驳破损的矮城墙上目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