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净师太深谙佛理,眼明心亮,或许能猜出司清嘉身上燃烧的不是“鬼火”,可其他人却不相信。
他们只会认为,司清嘉是令菩萨诸佛生厌的灾星。
就连水月庵的比丘尼,心里亦是七上八下。
她们想破脑袋也想不明白,一个出身高贵的世家千金,为何会在火供仪式上遭受鬼火缭绕?
诡异至极。
兰溪匆忙自马车中取来一件干净的斗篷,披在司清嘉身上,为她遮丑。
即便如此,女子面上仍残留着惊恐与狼狈,鹌鹑似的不住瑟缩。
见状,赵氏有些不忍。
清嘉明显受伤了,若留在水月庵,仅有兰溪一人伺候,只怕照料得不够尽心,会受苦。
还没等赵氏开口,秦国公抢先一步道:“明净师太,小女没有完成火供仪式,可会造成什么影响?”
秦国公之所以有此一问,就是怕这场“鬼火”引发的意外,坏了水月庵的规矩,以至于不能将司清嘉送到此地清修。
天知道,这个女儿有多晦气。
万一她真是灾星,万一当年道士批命有误,她并非什么皇后命,而是天煞孤星,刑克六亲,又该如何是好?
秦国公秉性凉薄贪婪,他好不容易从名不见经传的小小庶子,爬到今日一品国公的位置,就算在朝堂上未受重用,手中也有些权柄。
要是被清嘉这丫头妨害了,日后怕会懊恼得捶胸顿足。
如此,还不如将清嘉扔进庵堂,对她,对自己,皆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这档口,老夫人和赵氏一齐看向秦国公,都听出了他的言外之意,不由变了脸色。
明明日前赵氏提出要将清嘉送至此地清修,秦国公百般不愿,夫妻俩闹得颇僵,甚至还得老夫人发话,才让他应允下来。
即便如此,秦国公依旧想方设法,还找到了二老爷司长辉,将清宁一并带到了水月庵。
他打的什么算盘,老夫人岂会不知?
无非是觉得,高门贵女入了庵堂清修会影响闺誉,但若是假借研习佛法之名,小住一段时日,还有府上其他姑娘一并作陪,便能最大限度的压下此事,不至于让旁人疑心清嘉的品性。
当时老夫人还以为秦国公虽自私自利,但对自己血脉相连的女儿,仍保有几分慈父心肠。
怎料在他眼里,女儿的安危,根本比不过所谓的晦气、所谓的灾星之名。
明净师太都说了,清嘉身上燃烧的不是“鬼火”,他又何至于痴愚至此?
简直荒唐!
老夫人懒得理会秦国公,强忍怒意,道:“师太,火供仪式虽未完成,清嘉应当也能以香客的身份入到庵堂中,处理伤口吧?”
明净师太点头。
出家人以慈悲为怀,自然不会眼睁睁看着信众缺医少药。
兵荒马乱了好一阵子,丫鬟婆子才将司清嘉送进水月庵,找了间最近的禅房安置。
女子躺在榻上,望着深青色的帐幔,哀哀流泪,被疼痛和恐惧折磨得几欲发狂。
更让她感到绝望的,是父亲方才的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