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两天再次见到房玄龄,也不知道是不是李承乾的错觉。
他只觉得房玄龄似乎比之前苍老了几岁,也更显憔悴了几分。
“房大人,虽是国事危争,但您也要注意身体啊。”
“您与几位老将军本身才是我大唐之壁障,更胜过万马千军,若是累得身体不适,那才是我大唐无法弥补的损失。”
李承乾几句话说得情真意切。
这本也是出自他的真心。
对于李承乾来说,确实对于房玄龄这样自己耳熟能详的历史名人,有种天然的亲近感。就像是面对外表如煞神般的尉迟敬德一样。
其次,李承乾也知道房玄龄虽然没有明确支持自己,打压魏王,但是他也是支持自己嫡长身份的忠直大臣。
房玄龄健健康康地一直执掌兵部,客观上对自己便是有利的。
而且在此次李世民分派的任务中,下面是有房玄龄顶在兵部,他才不会太过担心魏王在粮草供应方面搞手脚,反害了无数大唐将士。
房玄龄老于世故,当然能分辨得出太子殿下这番话到底是真心不审假意。
他感动之余,也只能苦笑以对。
陛下口口声声把太子称为逆子,觉得他不体贴自己。
但是,太子也好,魏王也好,哪怕真心不审为了那个储君之位相争,也在努力地表现自己,尽可能地为陛下分忧。
他们房家那个逆子,是真真差点儿把自己气死啊!
偏偏房遗爱做了糊涂事,说了混帐话,他最后的那句却是点中了自己的命脉。
自己难道真的能把这逆子推到陛下面前,直斥其非,然后交由陛下治罪?
那样不但陛下对于自己的信任将荡然无存,整个房家都未必还能保得住。
莫看那逆子现在自认为是魏王殿下的心腹,但到了那时魏王恐怕不会因他而站出来说话的!
对于陛下而言,房家不但泄露了军国机密,更是直接参与到了太子与魏王的储君之争,定为陛下所恶。
历朝历代,在陛下的态度尚未明了之前,便参与到储君之争的行列,不论像的地位如何炅赫,与皇帝的关系如何亲密,后果如何,熟读史书的房玄龄可太清楚了。
“殿下当是知道,阿史那思摩不遵陛下之叮嘱,不明敌情之下擅自出击,招至大败。”
“阿史那思摩败军辱国,自有陛下惩处,我们却要弥补其军力空缺,万不可给薛延陀部可乘之机啊。”
李承乾点了点头,心中却感觉奇怪。
房玄龄所说当然是正理。
但是,自己跟他的关系本不至于如此生分,自己刚刚表达关怀之情,他的话倒像是硬生生地用“正事”把话题岔开似的。
而且他细察房玄龄的神色,似乎也有些异常。
他对于自己的眼神儿似乎有些躲闪?
李承乾心中不由暗吃一惊,难道说…不,不会,以房玄龄的身份和立场,完全没必要在此时站队李泰才对。
那就只能说明,“房家”有人做出了对自己不利之事,而房玄龄却无可奈何,所以觉得心中对自己有愧疚之意?
李承乾微微一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