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承乾知道自己老爹是感叹人家薛延陀部的王子以独领大军南侵。
然后他想着御驾亲征,又被魏征等大臣劝了下来,必须要让陛下坐镇长安,才能震慑高句丽与吐蕃等部族。
之后他老人家突发奇想,突然觉得自己的儿子也不能输给薛延陀部的王子。
既然自己和李泰皆被委以重任,那么他早晚会想到晋王李治。
只不过,李治今年不过十五岁吧?
哪怕唐朝颇顺胡风,男儿成熟更早,但李治的年纪现在还无法独挡一面吧?
李承乾好奇地问道:“晋王年不过十五,能想出什么妙招,令得长安民心安如泰山?”
肖哲笑道:“晋王殿下虽然身份尊贵,但在民间威望不显,自然不可能靠一纸安民告示便能做到。”
“也不知殿下他是怎么想的,先是对百姓示之以诚,将各衙门的布粥店皆打开,由京兆府供给充足的粮食,言明若受影响难以糊口的百姓,皆可领取。”
“之后,他又找到了虞世南大人,手书了一封安民告示,张于晋王府门口,嘿,那可真是热闹了!”
“太子殿下您也知道,虞世南大人的墨宝,在长安洛阳等地,那是千金难求啊,听闻消息的贵人与富商,都驾着马车亲往晋王府观摩那道告示。”
“最后,还有一洛阳豪商魏安北以五百金的价格直接把告示原本买了去,不过告示的内容早就已经传至四方,甚至很多长安士子都能倒背如流了。”
“怪就怪在,晋王殿下用了这些怪招,引得士族贵人带头传颂,帮助安民,真起到了极好的效果,您看看现在长安的街景。”
李承乾听得连连点头。
他一边是惊叹于这个年代的“文化人”捞钱是真轻松啊!
大唐因为贸易极为发达,特别是长安,更是西域胡商与中原富豪们齐聚之所。
虽然平民生活,还是多以银两和铜钱进行交易,但是金子,常见珠宝玉器等物,同样具有民间公认的价值。
而金子不管是稀缺性,珍贵程度,还是大额交易的方便携带,便得它与银、铜的兑换价格是极为高昂的。
贞观承平年代的金价,因为商贸发达,商人聚居,竟然几乎比得上乱世之时的金价了。
五百金只求一道普通的“安民告示”。
“等老子封至江南之地,定要把当地名士全都逮起来,让他们天天给老子写告示!”
李承乾暗暗发誓,已经想好了未来的发财之路。
其次嘛,他则是惊叹于,到现在为止,仍然不显山不露水的“小弟弟”,一出手就非同凡想。
他自然是知道,最后太子与魏王相争,便宜了李治,后来成为最大的赢家。
可是,哪怕李治真有手段,现在十五岁的年纪,也不可能如此老辣,虞世南现在位列公卿,也不是只凭一个“晋王”的名头就能指使得动的,背后必有高人指点啊。
肖哲本是说得津津有味,但是注意到自家太子似乎露出沉思之色,这才反应过来,脸上都吓白了。
“太子殿下,末将不是在夸晋王,而是,而是……”
他猛然想到,现在虽说与太子相争储君的,只是魏王,双方现在甚至互相仇视,恨不得置对方于死地。
相对而言,晋王李治年纪又小,又完全没有参与到夺嫡的斗争之中,连肖哲这等东宫卫率的太子近臣都没觉得是威胁。
可是他们都很清楚,未来的大唐继承者,必定会从长孙后所诞的三位嫡子之中选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