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小说网 > 穿越历史 > 大宋文豪 > 第5章 来自何聪的记恨

第5章 来自何聪的记恨(2 / 2)

“何生。”李磐慢条斯理地说,“听闻你家里酒楼生意做得好,想必家中藏书也颇丰,但策论一道,终究要靠自己的见识和思考。”

知县身为百里侯,在一县之地内威权无二。

所以,李磐对县学任何人说话,都是想怎么说就怎么说。

更何况,李磐说的这番话,其实也着实算不上有多令人难堪。

可何聪听了这话,脸色却由红转白,又由白转青,跟变脸一般。

“是,学生知道了。”

何聪行礼过后埋首离去,周围的声音像无数根针扎在他身上,身边的人不管说的是什么,落在他的耳朵里,都自动变成了对他的嘲笑。

“听说他刚才还嘲笑陆北顾......”

“这下脸丢大了......”

“平日里仗着家世耀武扬威,不过是个纨绔子弟罢了......”

咬着牙的何聪,死死攥着拳头,指甲深深掐进掌心的肉里。

“陆北顾!光是策论好又如何?距离县试不过短短两月,你是不可能考得上州学的!”

“我依旧会是第一!永远都是!”

随后知县李磐回到了室内,此时县学掌谕将陆北顾之前的成绩资料拿了过来,正是李磐吩咐要看的。

看着翻阅资料的李磐,掌谕斟酌了一番词句后说道。

“陆北顾的墨义①成绩太差,帖经②、诗赋也只能说中规中矩,如今距离县试日子可不远了。”

言下之意便是告诉知县,哪怕策论足够优秀,可陆北顾其他的成绩还是拖后腿了,这样的话就很难通过县试。

而这,也是陆北顾的致命缺陷。

实际上,在大宋科类复杂的科举制度③里,正常士人,只要不到自觉科场前途无望,考的其实大多都是进士科。

而进士科自太平兴国三年开始,考试内容固定为诗、赋、策论、墨义、帖经五项,庆历四年进行了大规模调整,但随后又改回去不少。

在如今的嘉祐元年,考试内容还是这五项,但策论的优先级被提到了最高,对墨义的考核则更偏向考生的理解而非死记硬背。

但无论如何,这五项内容是不能出现只有一项非常强的严重偏科现象的,因为这样综合成绩很难通过县试。

李磐闻言微微颔首,知县虽然兼管县学,拥有对县学学生晋升到州学的考核权。

但大宋对于科举制度的公平性是非常看重的,很多东西都已经定死了,为的就是防止世家门阀的死灰复燃。

虽然对于出身特别硬能力又不太行的人群,还特意留了“恩荫④”这个口子。

可对于绝大部分参加科举的士子来讲,大宋的科举制度相比于大唐,真的已经公平无数倍了。

在这种制度下,李磐即便惜才,也不能公然把县试综合成绩不行的学生推荐上去。

如果他非要这么做,那就是自找麻烦,相当于授人以柄。

“现在去把陆北顾唤来。”

这篇策论,有些未尽之意是无法在大庭广众之下探讨的。

而有些其他事情,李磐也打算与陆北顾私下里好好聊一聊。

——————

①墨义,即从经义中提出问题要求考生笔答,考题通常选自《春秋》或《礼记》,题量规定为十道。

②帖经,即将经典原文的前、后句子裁去,只露出中间的某一两句或某一两行,让考生将前、后补齐,考题通常选自《论语》,题量规定为十道。

③宋朝科举制度分为常科和特科,常科包括进士科、诸科、武科,特科包括制科、童子科,其中诸科指的是九经、五经、开元礼、三史、三礼、三传、明经、明法、明字等专业取士的科目,诸科考试虽难度较低但考中后仕途往往极为艰难。

④因上辈有功而给予下辈入学任官的待遇。

最新小说: 抗战:这个李云龙他敢打太原 大宋文豪 断绝关系后,我成为史上最强异姓王 这野史,怎么全成真了? 抗战:我升官系统就爆兵 穿越:抢了皇位后,我带大明起飞 朕已经威震四方了,李世民咋又活了 提前登陆游戏世界,开局联姻女帝 三岁奶团下山:绝嗣皇帝爹有崽了 出家为尼后,哥哥们跪求我还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