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再出面,接您回伯爵府,定然对他这个族叔感恩戴德。
将来认主归宗后,当年把您扔在真武观不闻不问的事,您也不好一直揪着不放。”
李景孝撇撇嘴,计划听着虽然简单,但自己若是没外挂,又借了贾家的权势。
一套组合拳下来,自己大概率会很麻烦。
甚至一怒之下,大打出手。
又或者,想着忍一时风平浪静,将来再报复回去。
哪会像现在,以胜利者的姿态去兴安伯府。
李景孝暗道,那些觉得古人没现代人聪明的,说对也对,说荒谬也荒谬的厉害。
现代人食物充足,国家又执行义务教育,所以整体国民在智商和认知上,确实比古人强多了。
但不管哪个朝代,能中进士的,个个都是万里挑一。
个别还是人中龙凤,算的上一时人杰的也不少。
所以李景孝哪里敢小看古人的智慧。
甚至玩阴谋诡计,李景孝觉得自己这种小年轻,在那些在官场里摸爬滚打几十年的人眼里,根本不够看。
好在自己不是前身那个15岁、身边没亲长,也没什么见识的半大少年。
李景孝自认不算聪明,但前世上过大学,看过的电影、电视剧那么多。
有些阴谋诡计在他眼里,就显得太简单、儿戏了。
光是想想那些宫斗剧,权臣剧,在现代年轻人都开始不喜欢看了。
可要是放在古代,那就是只有亲爹、亲爷爷和师父,才会传授和指点的为官之道。
有人想学,都学不到,只能靠着自己一点点去悟。
很多古代人,为官十几年,才能明白的道理。
现代社会,随便一个20的年轻都懂。
当然,懂和做,其实区别也很大。
李景孝不动声色的把1张百两银票,悄悄送到周太监手里。
周太监立马明白手里是什么,忙伸手进袖子,顺便偷偷看了一眼,脸上不由露出个笑容。
暗道这位小伯爷还真懂事,也够大方的,居然一送就是1百两银票。
听说他在真武观,有一段时间穷的都没米下锅了,这才不得不开门坐诊。
而且每人百文,100两银子,那得给1千人看病。
还是不吃不喝才行。
看样子,这银票应该是贾家,答谢他救了贾珠的谢礼。
这么一想,李景孝确实够大方,也够舍得了。
周太监对李景孝的好感不由多了三分。
就听李景孝问道,“公公,既然我那族叔,早就注意着我,为何非要抢?
而不是不找我回去看病?”
周太监哈哈一笑,“伯爷肯定在想,您那时候可不知道自家族叔在算计您。
他又重病,按理说,既然您救了贾家的珠大爷,有些手段不能再用的话。
为了自己的命,确实应该找您给他治病。”
李景孝点点头,周太监却露出个嘲讽表情,继续说道,“您以为兴安伯不想?
但架不住,有人不想他好起来。”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