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喜的心中已然勾勒出一幅成功烧制陶瓷、打造出坚固返回舱的美好画面,同时,一个更为宏大的发财计划也在他的脑海中悄然酝酿。
孟阳接着对包天喜说:“大哥,咱们毕竟都不是科班出身的烧窑人,依我看,解决这1300度的炉温问题才是当务之急。”他的表情严肃,话语中透露出对当前困境的清晰认知。
“要达到1300度啊?可咱们上哪儿去找这么高的温度呢?”苗苗满脸疑惑,眼中充斥着迷茫。
这个难题如同沉重的大山,压在每个人的心头。
“这里并非没有高温来源,火山熔岩就有这么高的温度。”耗子邓达突然冒出一句,打破了短暂的沉默。
“说得倒轻巧,你去取啊?”嘎子叶青毫不留情地呛了一句,语气中带着一丝嘲讽。
“你还别说,邓达这个想法并非不可行。”鹤云飞眼前一亮,兴奋地说,“我们完全可以在靠近火山的地方建一座熔岩窑址,到时候借助火山熔岩的高温来烧制我们的陶瓷。”
“兄弟,真不愧是科幻作家,连这样大胆的想法都能想得出来。”包天喜吃惊地看着鹤云飞,“火山爆发时的温度极高,岩浆的温度通常在900度至1200度之间,最高甚至可达1400度。滚烫的岩浆能把附近的地方加热到100°C以上,那种情况下,人和动物稍不留意就会被瞬间煮熟。”
鹤云飞笑了说:“这个我知道。只要我们的防范措施到位,就可以。”他的眼神中闪烁着自信的光芒。
包天喜想了一下说:“只要你有防高温的装备,我看不妨一试。”他的语气从最初的惊讶逐渐转为认可,开始认真思考这个大胆的计划。
云飞接着说:“那我们先选一处靠近火山的山洞作为窑址,你觉得怎么样?”
包天喜思索片刻后回答道:“据我所知,古代传统的人工窑一般是用土砖、煤饼或者粉石搭建的。咱们既不懂建窑技术,也不懂烧窑工艺,更何况还要烧制大型安全舱的陶瓷内胆呢!所以,选一个空间足够大的山洞确实是个不错的办法。”他的分析条理清晰,充分考虑到了当前面临的各种困难和实际需求。
苗苗连忙补充道:“烧窑我们不懂,可以向龙山人请教;技术方面有疑问,还能向超意手环求助呀!”
“就你主意多!”包天喜笑着看向苗苗,眼神中满是赞许。
郭振虎则认为,在空中选址会比较安全。但科考队带来的热气球一是飞行比较慢,二是操作不灵活,在火山上空进行考察容易出现安全问题。他建议,还是向西摩拉姆老人借用龙山人的蔓藤飞船,以寻找月光宝石为由,靠近火山寻找烧窑的窑址。
由于龙山人确实急需月光宝石,西摩拉姆同意了他们的请求,并让瓦扎带着鹤云飞等人前往火山地带去探寻。
乘坐蔓藤飞船穿过云雾,喷发的火山映入眼帘,那壮观的景象令人震撼。偶尔有零星的火焰溅落到船上,引得蔓藤飞船表面发出“吱吱”的声响,众人顿时紧张起来。
瓦扎镇定地说道:“没关系,我们涂抹了隔热石头粉,能起到防护作用。”
向下望去,当岩浆溢出地表时,宛如刚刚出炉的钢水,火红而炽热,仿佛是大地在喷吐着炽热的怒火。龙山壮士辛让小心翼翼地驾驶着藤蔓飞船,躲避着喷向高空的岩浆。
在火山爆发的集中区域,远远望去,滚烫的岩浆就像一条汹涌奔腾的钢铁洪流,气势磅礴,一片火海,所到之处,瞬间吞噬一切。
曾经的地质学家包天喜看到,当岩浆逐渐冷却凝固后,会形成各种各样奇特的火山熔岩,地表布满了奇形怪状的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等,仿佛是大自然用火焰雕刻出的艺术品。
终于,天喜看中了一处岩浆流过的洞穴。
飞船降低高度悬停在尚且冒着白烟的熔岩之上。老大的带领下,郭振虎、曲木戈武和邹东旭穿上用玄武岩纤维制成的防护服,从蔓藤飞船上利用软梯缓缓垂落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