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府没有分家,蔡雍三兄弟都住在一个院里。
二十六位主子中,还不包括妾室通房。
府里丫鬟随从护卫等等加起来,超四百人。
这只是账上的人数,还不包括府中的暗卫和谋士,以及一些隐晦的特殊人才。
蔡府主子们的吃食,外人难以触及,但想在下人的吃食里动点手脚,还是可以做到的。
一大早,蔡府的后门就排起了长队,这些人推着小车,都是往蔡府送生鲜果品蔬菜的。
采买管事站在门口,核对数量检查新鲜度。
他看完一个在册子上画一道。
林知夏推着一车豆腐渣和腌菜,一步一扭地排在队伍中。
原来送菜的婆子,被阿山绑起来了。
轮到她时,采买管事眯着眼。
“你是南城刘家的?”
“是,我姐昨晚摔了,让我帮她送过来。”
“长得还有点像。”
采买管事手持银筷,翻了一下腌菜和豆腐渣。
这东西是给底层粗使仆役吃的,查的不严。
见银筷没有变色,对方挥了挥手。
“进去吧。”
林知夏挤出一个谄媚的笑容,鞠躬点头。
进门后,还是排队,小贩们得按照蔡府杂役说的,将东西搬到指定地方,才能离开。
林知夏看着忙得火热朝天的厨房众人。
在皇城司的卷宗里,厨房的人寅时就得起床做事。
先把各院老爷主君们的早膳做出来,因为他们要上朝上衙。
那些夫人和少主,一般是辰时初起身。
这会做的就是他们的早膳,要确保东西端到桌上时是热的,口感还不能老。
清风阁的那位哑奴,今年五十有三,是蔡雍从北地带回汴京的。
他在蔡府是个特例,领着粗使仆役的月俸,却从不和其他人一样,在廊庑膳房用饭。
他的一日三餐都是由人送到清风阁的。
皇城司的暗探监视两年,那哑奴就没离开过清风阁。
林知夏回想着这些细节,她看着长长的队伍,从板车下面摸出两个李子,一口下去,脆爽清甜。
查数的管事看着林知夏的脸,暗自摇头。
可惜了那么好看的一对眼睛,竟镶在这样一张脸上。
两人目光相撞。
林知夏表情一顿,随即擦了把手,拿了两个鲜红的李子递过去。
管事不禁失笑,这村妇难道觉得,自己馋她的李子。
他正要拒绝,目光却是扫过对方白皙修长的手。
那鲜红饱满的李子在其掌心,衬托得愈发娇艳欲滴。
尝一个也不是什么大事。
管事这般想着,接了过来,拿到厨房里仔细洗了洗。
他随意地咬了一口,清新果香钻入鼻腔,鲜红的果汁酸甜交织。
“不错。”
林知夏咧个嘴直笑:“俺从乡里带来的,可甜!汴京没有的。”
管事笑着摇了摇头,不发一语。
对方果然是市井妇人,有着通用的毛病,眼界低,爱吹牛。
见其他人都看了过来,林知夏特别大方将板车上那一小篮李子都分了出去。
这时,阿山佯装肚子疼,管事便很亲和地指了指不远处的茅厕。
一刻钟后,林知夏卸完豆腐渣和咸菜,蹲在墙角骂骂咧咧。
过了好一会儿,阿山才从茅厕里出来。
他一头大汗地跑过来,一阵臭味飘过。
林知夏就一巴掌拍到其头上:“一吃李子就拉稀,叫你不要吃,你还非要吃!”
直到出了蔡府后门,拐过巷子,两人才停了话头。
沉默地走了两条街,两人才在一处墙角坐下。
“加进去了?”
阿山点头:“加了。”
林知夏心下一松,林知夏靠着墙,闭上眼休息一下。
她眼下的乌青渐重,近日睡得越来越晚了。
昨晚跟孟俞请示后,她还去了一趟鬼市。
买了四斤御米壳,又连夜将其磨成粉。
其外表是黄白色,磨成粉后,加在吃食里,根本看不出来。
虽然有一点微苦,但这东西并不会影响食欲。
这东西原本是治泻痢的,过量使用会抑制肠蠕动。
年轻干体力活了,吃点没事,但对于年纪大的人,就是个麻烦。
两人起身,推着车子回城南。
......
皇城司内,江成吃着桂花糕,阿昼站在桌案前,大气不敢出一下。
“公子,我发誓,我点卯前就到府衙了,我也没想到,林大人会一早出京。”
江成翻了个白眼。
“昨晚林大人去见孟俞,我也不知道他们说的什么,我把林大人送回去,他也没跟我说要出京。公子你说,他是不是故意避着我?”
阿昼试图转移自家公子的怒火。
好在,有卫兵来报,查抄崔府的旨意已下,匡司公让江成一起去。
阿昼逃过一劫。
上百名皇城司卫兵,披着银甲腰挎横刀,如玄铁洪流撞进长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