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六章:父子交锋(1 / 2)

通往紫宸殿的白玉石阶,被夕阳染上了一层稀薄的血色。

姜恪一步一步往上走,甲胄的金属片随着他的动作,发出细微而清脆的摩擦声。

这声音在空旷的宫城内,显得格外突兀。

赵云澜与三百虎豹骑被留在了宫门之外。

只有姜恪一人。

两名年迈的宦官推开紫宸殿厚重的殿门,一股陈旧的龙涎香混合着木料的味道扑面而来。

殿门在他身后缓缓合拢,发出一声沉闷的巨响,隔绝了外界所有的光与声。

世界,瞬间安静下来。

殿内空旷得吓人。

数十根巨大的盘龙金柱,撑起高耸的穹顶,烛火在巨大的铜鹤烛台上摇曳,将柱子的影子在光洁如镜的地面上拉扯得扭曲变形。

大殿尽头,并没有人端坐于那张象征着至高权力的龙椅上。

一个身着明黄常服的身影,背对着殿门,正站在一幅巨大的《大嘉舆图》前。

他一手负后,一手在舆图的北疆位置上缓缓摩挲。

在他身侧,御前太监王瑾垂手侍立,身形佝偻,如同一尊没有生命的木雕。

空气沉重得能拧出水来。

姜恪能感觉到自己的心跳,一下,又一下,沉稳而有力。

他没有迟疑,踩着那足以倒映出穹顶的地面,一步步向前。

他的脚步声,是这死寂空间里唯一的韵律。

在距离那道背影十步之遥的地方,他停下。

没有下跪。

他只是躬身,双手交叠于腹前,行了一个标准的臣子之礼。

“儿臣姜恪,奉诏回京,拜见父皇。”

他的声音不高,但字字清晰,穿透了这凝固的空气,在大殿中漾开一圈圈轻微的回音。

地图前的身影,动作停顿了一下。

过了足足十几个呼吸,他才缓缓转过身。

嘉隆皇帝。

这个天下的主人,看上去比姜恪记忆中更加清瘦,眼窝深陷,但那双眼睛里没有丝毫老态,反而积淀着一种洞悉一切的漠然。

他的目光,没有温度,没有情绪,就这么直直地落在姜恪身上。

那是一种纯粹的审视,从头到脚,似乎要剥开他的甲胄,看穿他的骨骼,探入他的五脏六腑。

“你可知罪?”

嘉隆帝开口了。声音沙哑,平淡,却携着雷霆万钧的压力,当头砸下。

没有问候,没有寒暄,只有质问。

姜恪身体微微一顿,随即坦然地迎上那道目光。

“儿臣知罪。”

嘉隆帝的眉梢动了一下,似乎对这个干脆的回答有些意外。

他踱步到一旁的软榻上坐下,端起王瑾递上的茶,却没有喝,只是用杯盖轻轻撇着浮沫。

“哦?你何罪之有?”

姜恪垂下眼帘,声音依旧平稳。

“儿臣有三罪。”

“其一,黑狼部寇边,事发仓促,儿臣未经兵部批复,未等朝廷旨意,便擅自调兵开战,此为违制之罪。”

“其二,儿臣年轻气盛,战事一起便全力以赴,阵斩敌酋呼延灼,致使黑狼部精锐尽丧,与我朝再无转圜余地。此为行事鲁莽,不知变通之罪。”

“其三,”姜恪的声音顿了顿,抬起头,目光扫过皇帝那张看不出喜怒的脸,“儿臣侥幸得胜,却声名大噪于北疆,其声威甚至盖过了坐镇京城的诸位兄长,引得朝野议论,让父皇为难。此为不知收敛,不悌不恭之罪。”

话音落下,殿内重归死寂。

王瑾捧着茶盘的手,细不可察地抖了一下。

最新小说: 烽火重燃:玉微归 侍女千千岁 边关小兵,从绑定军事体验馆开始 重回70为国铸剑,开局爆改59式 从逍遥世子到君临天下 后宫的终点是太后[综穿] 盛唐:刘建军今天要干嘛 开局掌控魏忠贤,先抄他一个亿! 我说抄家你不信,流放路上你哭啥 手段太骚,女帝骂我不是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