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倒也不是把责任全都推给他,可他们每场都会拿着放大镜批评他,这就够人忍受了。
但克罗斯也不是就这么顺风顺水上来了,一方面他年龄太小,踢满比赛本来就不现实,另一方面是克林斯曼试探后发现其实高层也不是那么在乎克罗斯、非要保他一个位置,只是希望能正常培养,于是心又放了回去,还是把他塞回替补席,
其实像克罗斯这样的组织型球员,他不太会用,因为他自己也不知该怎么梳理比赛。
他这个主教练当的,主要还是起到一个赛前努力找阵型把能让高层微笑的球员写进大名单,赛中给他们加油,赛后打鸡汤和应对媒体,乃至组织晚餐会,的这么一个作用。
战术分析一如既往是更多交给助教,助教自然不会强行替某一个球员出头。
大家都觉得他是喜欢年轻球员,但其实有熟男用谁不用,拿宝贵的职业比赛给年轻球员交学费?
克林斯曼在国家队里那么搞,只是因为不搞的话他根本站不住脚跟,新人才得用。现在既然情况不同,理念自然也不同了。
波多尔斯基分不清是克林斯曼就是在硬舔管理层好稳住地位,还是说拜仁本就如此,只是克林斯曼深谙此道,比别的教练更顺从、更聪明罢了。
而且更糟糕的是,在这样拥挤的环境里,就算等到了一点替补上场的时间,他也踢不出什么好的表现来,而舆论也越发苛刻,任何失误都能引来对他的判决书。
10月,联赛第7轮,拜仁对战斯图加特。因为是面对上赛季的德甲冠军,拜仁全队心态格外紧绷,但最终他们还是输掉了比赛,这对于拜仁而言绝对是大地狱情节。补强后还是碰不过强队,面子往哪里放?就这还剑指欧冠呢,这赛季联赛冠军能不能拿回来啊?
算上波多尔斯基,正儿八经花了一个亿的锋线没踢出成绩也就算了,一直被忽略的后防线也忽略不下去了,卢西奥好像已发展成了一种和团队不适配的状态,因为队伍完全不需要他向前,但在防守这一块,他又不够牢靠。
贝肯鲍尔在报纸上是有足球评论专栏的,虽然不知道现在还到底是不是他写的,还是有旁人代笔,但他看一眼肯定是会看的,在这场比赛后简直是火力全开,给全队狠狠地开了一波会。
他给卢西奥打了三点八分,严厉批评他,认为他是个不合格的中后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