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1 / 2)

('剧本的内容很简单,就是一个落魄中年人回到18岁之后,认清自己、活在当下、挽回遗憾的故事。每个人都有18岁,每个人的人生中都会有很多遗憾,人人渴求重来一次的机会,而唯有主角拥有了。

回到18岁,他没有立刻变聪明,也不知道彩票号码,不会异想天开,却踏踏实实过好了每一天。

这样的人生,也不能说是不幸福。

毕竟人这一辈子,最重要的就是不后悔。

这就是一个平平淡淡的、有点温暖的剧本。

金木不属于那种会刻画轰轰烈烈故事的编剧,他笔下的人物未必都有波澜壮阔的一生,却都有着坚定的信念感,作为演员,陆煦在读完他的剧本后总是被打动。

上次没演成《旭日初升》,新剧本倒是值得期待。

……

《尸声》相当火爆,连带着陆煦这个名字在圈内人尽皆知了。

圈里的导演编剧们经常在各个场合被问到陆煦,记者们好奇他们是否有和陆煦合作的计划,演员们也是如此。

当然,也有导演编剧时不时地cue陆煦一次,而他们但凡提到陆煦,营销号们便立刻捕风捉影出一篇《xx导演计划与陆煦合作的报道》。

哪怕陆煦本人对此一无所知。

张治珍便是其中一位导演。

对方8、90年代便早早成名,代表作好几部,属于如今导演圈子里的大前辈。

当然,前辈归前辈,他的声势到底不如前几年,毕竟这几年电影圈靠观众投票,纵然新导演们被这些老牌导演看不惯,只要观众乐意买票,资本便乐意给新导演们投资。

相较之下,老牌导演的定位就有些尴尬了。

江湖地位是有,奖项也有那么几个,早年间闯欧闯美虽说没能成功,到底在海外电影圈留下了一段佳话。

唯独一点比较尴尬——观众不买账。

他们极力向商业靠拢,商业化又不如新崛起的导演们彻底,文艺嘛,他们擅长的是他们那个年代的创伤,挑不起当下观众的认同感。

《识骨之途》刚火不久,张治珍就当着不少记者的面夸赞过陆煦,表示以后有机会想和陆煦合作。

最近《尸声》刚火,又有记者问起这个话题,张治珍便笑呵呵道:“肯定是想合作的,我新电影里有个角色挺适合陆煦,和他这种优秀的年轻演员合作,我们也能了解当下观众所想,共同进步。”

记者们不由激动了起来。

《尸声》热度破15000的时候,就有人猜,陆煦恐怕要去拍电影了。

对剧圈小生而言,拍电影是件相当光荣的事——若非出道起就在电影圈打拼,从电视剧圈转身进入电影圈的,必然都是公认的一线小生。

最新小说: [综漫] 无人岛的海滩上真是什么都有呢 [红楼同人] 帝师林黛玉 [红楼] 黛玉儿子三岁半 [综漫] 黑子的排球 为女王献上权杖[无限] [HP] 你该如何认识你的父亲 [HP同人] HP从斯莱特林之耻开始 [梁祝同人] 文才兄总以为我喜欢他 [综] 大圣的跨界直播 未婚夫是装O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