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武皇帝不豫,诏韩说与皇子闳入侍,有间,赏赉不赀,已而大渐。”
廷尉卿张汤传书北军。
看得卫青、霍去病直皱眉。
朝廷、战场,其实没有差别,甚至朝廷比战场更凶险,不知有多少马上飞、马下走的宿将,丧身在这没有硝烟的战争中。
和战场情报一样,未央宫的消息,各式各样、源源不断的传来,在帝星摇撼的时候,几乎所有人都在施展阴谋诡计,这时候,分辨消息真假是很重要的。
张汤,毋庸置疑是众多消息来源的人中,身份地位最高的存在。
不知历史,不知“大渐”二字的份量有多重,这基本是在判当今陛下死亡,甚至连谥号都想好了。
“孝”。
“武”。
孝是汉皇谥例,武,开疆拓土曰武,平定内乱曰武,军事卓越曰武,政治强硬曰武,总而言之,褒大于贬。
倒是与当今陛下相符。
但人没死,谥号先出,还是对人子所言,张汤的拳拳进步之心昭然若揭。
每次皇位更迭,都意味着历史转折,而里面往往潜藏着最大的机遇,只要抓住,就能平步青云。
毫无疑问,张汤认为若能利用好这个机遇,一定能够成就更加辉煌的事业,只是,刘据是太子储君,继承皇位顺理成章,即使自己身为廷尉卿在其中,也很难有作为,哪怕太子储君顺利继位,功劳也是师相公孙弘的,跟自己关系不大,这才有绕过丞相府,独书北军的行径。
“这是个小人。”霍去病厌恶道。
对子骂父、忘恩负义,陛下的九卿,怎么是这样的人?
卫青叹了口气,“酷吏嘛,就该如此。”
所谓酷吏,虽尚称得上能干,但常常是因要为上位者排除统治上的障碍,所以才施以冷酷的铁腕手段。
贤时就重用,不贤时则抛弃,很多时候,贤与不贤也不由酷吏决定。
如今见到由狗变人的机会,努力一二,也不是无法理解。
“舅舅说的对。”
刘据肯定了卫青的话,但见霍去病难以接受,笑了笑道:“既然大兄如此讨厌这样的人,不妨将此书收起,他的生杀予夺,就掌握在你的手里了,再遇到时,你再看他。”
张汤是故意递出把柄,以求换得太子储君的信任,不然,此书什么时候拿出来,诅咒天子,都能要了他和全族的命。
霍去病一剑斩断了书简,哼声道:“要杀他,何须此书?”
这份狂傲,总是让刘据和卫青苦笑。
“据儿,携军进京吗?”卫青沉着声调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