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讯问(1 / 2)

天边隐隐电闪,轰隆隆一阵闷雷从屋顶掠过,细密的雨滴落下,犹如万蚕食桑,又如清风过竹。

正是关中年年难免的秋季老霖雨。

此时秋收方完,粮食入仓,暂不播种,上天的绵绵细雨来得可谓妙极。

“中大夫,雨滑,走慢点!”隔着老远,周阳由就大声喊道。

庄助望着如数归来的钦差,眼底闪过一丝失望,笑道:“回来了!回来就好!”

所忠、减宣默然不语。

哪怕再愚笨,这时也知道是被中大夫利用了,一边是陛下,一边是大司马,忠臣难以二侍,他们本就是酷吏,不佳的名声如今更是雪上加霜。

史笔如铁,注定要遗臭万年的两人,哀莫大于心死,只等上呈北军贪墨之后,就辞官归故里,再不出仕。

庄助伸出双手,一左一右搀住折身行礼的所忠、减宣,“你们是功臣,不必多礼,走,随我入宫觐见。”

功臣二字,在两人耳中,是那么的刺耳,他们虽是酷吏,但不是那种以身后名换生前事的人,面对庄助的牵引,一动不动,所忠、减宣强行见了礼,“中大夫,我们身体不便,像是染了风寒,见驾恐惊了龙体,账册进宫即可,我们,就罢了。”

满是去意的话,心有愧意的庄助下意识地松开了手,所忠、减宣再拜,转身走出了丝绸盖的范围,淋着雨,消失在街巷的尽头。

“不知好歹的东西!”

周阳由朝着两道背影啐了一口,主动拉上庄助的手,“中大夫,没有他们,北军诸将也跑不掉。”

庄助望着周阳由,知道这是个纯粹的人,是个脱离高级趣味的小人,忽然丧失了所有交谈的兴趣,“陛下正等着呢,走吧。”

石渠阁。

从大汉建立,长安作为国都开始设计修建时,丞相萧何就在未央宫中主持修建了天禄阁与石渠阁。

在高祖时,继续推行秦代的“挟书之律”,规定民间不准藏书的禁令。

孝惠帝时,为收集和整理图书,废除“挟书之律”。

及至当今陛下,更积极地收集整理书籍,命令丞相公孙弘“广开献书之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

可以说,天禄阁是大汉帝国图书馆,石渠阁,则是大汉帝国档案馆。

刘彻调取了长安建造图。

七十多年了,长安从未变化,或者说,皇宫未有变化,止于未央、长乐的营造,身为大汉皇帝的他,早就不满足于此了。

庄助、周阳由来到石渠阁时,刘彻正对着自己所绘的皇城建造图入神。

“陛下啊,又在为国呕心了,该节节劳了。”

庄助眼睛只是扫过那建造图,“建章宫”、“桂宫”、“北宫”、“明光宫”四座宫殿的名字、位置、大小便浮现在心中。

除了过目不忘的本领,庄助最强的便是心算,这四宫若成,至少要几百万金。

帝国几年,乃至多年赋税。

如此穷奢极恀的营造,外朝、中朝是不可能同意的。

“庄助,你来得正好。”

刘彻手指敲着摊开在玉几上的大图,“你看,长安城这么大,却空荡荡没个可看可乐处,这份设计如何?”

最新小说: 我有一张始皇脸[秦] 子不类父?爱你老爹,玄武门见! 大乾人皇:我杀敌就可以获得能力 大明:七岁熊孩子,老朱求我登基 徐吉标传 太子凶狠 三国:开局一座茅庐,学生全是大帝之资 上山打猎后,怒娶十八房媳妇? 相错亦是缘 穿成农家子,妻妾越多,发家越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