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父,我们先去菜市场看看,如果还有菜卖,我们就回家做,没有的话,就去饭店吃,怎么样?”
“行,先去看看。”
师徒俩骑着自行车,离开了中医院。
医院附近有个很大的菜市场。
他们到的时候,菜市场空荡荡的,只有零星的几个摊位还在卖菜。
青菜已经不新鲜了。
只有方便存放的土豆南瓜胡萝卜这些,还能买。
沈思玥问道:“师父,你想吃什么?”
“都行,你看着买。”
“我们两个人,做个汤,炒个菜,再蒸个南瓜饭。”
说完,沈思玥就按照自己定的菜谱买了菜。
孟家离中医院不远,离菜市场更近,骑车几分钟就到了。
沈思玥有两三个月没来师父家了。
古色古香的四合院,墙头爬满了开得正艳的凌霄花。
夜风袭来,红色的花朵随风轻晃。
孟祥德停好自行车,开门。
师徒俩将自行车推到院子里。
“师父,您休息一会,我去做饭。”
说完,沈思玥拎着菜,轻车熟路地去了东边的厨房。
孟祥德休假的时候会在家里做饭,厨房里有些常备的蔬菜,房梁上也挂了一些腊肉腊鸡和香肠。
他想要帮忙,却被徒弟赶了出去。
“师父,我难得有机会孝敬你,你等着吃饭就好。”
沈思玥手脚麻利,半个小时就做好了饭菜。
酸辣土豆丝,腊肉炖粉条,多彩杂蔬南瓜盅。
一菜一汤一主食。
“师父,可以吃饭了。”
“行,院子里宽敞凉快,端出来吃吧。”
院子里的东南角有个小亭子。
亭子里有石桌石凳,可以下棋,也可以吃饭。
沈思远将饭菜端了出来。
孟祥德尝了一口就顿住了。
沈思玥看到后,夹菜的筷子停在半空中。
“师父,这些菜不合您胃口吗?”
“你做的菜很好,好到让师父心疼。”
这得在顾家做多少次菜,厨艺才能在短时间内,进步这么大?
孟祥德上一次吃沈思玥做的菜,还是她刚高中毕业的时候。
从那天到现在,也不过两个月多的时间。
可对沈思玥而言。
上顿饭和这顿饭之间,整整隔了十八年!
她的厨艺是在上辈子开了医馆之后,经常来给师父做饭,练出来的。
但这话她没法说给师父听。
“师父,顾叔叔和顾二婶的厨艺可好了,我向他们学了不少。”
沈思玥说完,往师父的碗里夹了些他爱吃的粉条。
“顾家人对我挺好的,我平时只负责熬药和炖药膳,很少炒菜的。”
怕师父不信,她捏了捏自己开始长肉的脸。
“您看,我的脸上都有肉了。”
孟祥德看着可爱俏皮的徒弟,脸上恢复了笑容。
“我养你十年,不如顾家养你一个多月。”
“话不能这么说,师父养我的时候,整个沈家都在拖后腿。可顾家养我的时候,所有人都在心往一处使,结果自然是不一样的。”
沈思玥又给师父夹了一筷子酸辣土豆丝。
“师父,快吃。”
孟祥德也给徒弟夹菜。
“你快点吃,吃完就走,天已经开始黑了,走夜路不安全。”
沈思玥点了点头,大口吃菜,大口嚼饭。
吃完,她看着细嚼慢咽的师父,说道:“师父,你慢慢吃,我先走了。”
“路上小心,到顾家了,给我打电话报平安。”
孟祥德的电话是中医院帮他装的。
以防出现急危病人,需要他赶去救命。
“好,师父,后天见。”
后天是第一批药材送到港口的日子。
孟祥德送徒弟到大门口。
“后天见。”
沈思玥骑车离开。
没走多远,她回头看了眼。
师父还站在门口。
偌大的四合院,小小的人影,显得格外孤寂。
她在心里说道:“师父,等国家实行民营经济,我就和您一起开医馆,每天陪着您。”
***
沈思玥骑车回到军区大院时,已经快九点了。
远远的,她就看到一个人影站在大院门口的树下张望。
等离得近了,发现是母亲。
大概是等了很久,她一脸的不高兴。
方慧英的确很生气。
她在树下等了将近半个小时,被蚊子咬得满身包。
但在看到小女儿平安回来的刹那,提着的心缓缓落下。
她还没在顾家站稳脚跟,这丫头也还没养好老爷子的身体,可不能出事!
沈思玥将自行车停在母亲面前,下车。
她骑了将近一个小时的车,双腿发软,气喘吁吁。
“妈,我累了,你载我回顾家。”
方慧英听着小女儿理所当然的语气,气笑了。
她不满地质问:“你知不知道我等了你多久?你怎么这么晚才回来?”
沈思玥嘲弄地勾起唇角,毫不留情地戳穿母亲。
“你不是在等我,只是在做给顾家人看,别把自己说得这么委屈。”
说完,她不耐烦地问道:“你走不走?不走我走。”
方慧英现在拿小女儿一点办法也没有。
见她准备骑车进大院,连忙抓住车把手。
“急什么,我又没说不载你。”
沈思玥顺势松手。
等母亲扶稳自行车,她立刻坐上后座。
“走吧,顾爷爷和顾叔叔该等急了。”
方慧英任劳任怨地骑车回顾家。
她太久没骑车载人了,短短一段路,就累得满头大汗。
反观沈思玥。
稍作休息的她,脸色都红润了起来。
当母亲骑到顾家门口时,她从后座跳下来,快步进了客厅。
“顾爷爷,顾叔叔,让你们担心了。”
顾老爷子朝沈思玥招手。
等她走到跟前,拉着她的手说道:“平安回来就好,你师父的身体还好吧?”
“师父挺好的,等他休假,就请他来吃饭。”
“行,孟大夫想什么时候来顾家吃饭,都可以。”
老爷子说完,聊起了正事。
“玥玥,你打算十月份去你二哥所在的海岛义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