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复苏(1 / 2)

忙!

整个上半年,李杰就忙得没停下来过,又要陪孩子,又要忙自己的专辑,还要给其他制作专辑。

是的。

他第三张专辑已经定了,就做交响摇滚。

这一次他找的是中央芭蕾舞乐团,央芭是惟一一个愿意接活的乐团。

其他乐团一听是给摇滚歌手录制专辑,即使有报酬,即使不少乐团已经快‘揭不开锅’了。

还是不接。

毕竟,这件事有可能会担风险,虽然概率很低,但只要有一乃乃风险,团长都会慎重考虑。

这不是胡说。

而是有前车之鉴的。

早年间,仅仅是参加了一场通俗音乐表演,就像后世那什么‘彩虹合唱团’之类的模式。

用古典乐的方式来演奏流行乐。

然后。

团里专门发了一篇声明。

除了摇滚乐本身的属性问题,还有一个风险,像这种帮忙录制专辑是接私活。

尽管很多乐团已经入不敷出,全靠补助生活,还是有不少人不想承担风险。

央芭那边愿意接,是因为对方的团长资历足够老。

人家现任团长是国内第一批交响乐指挥家,先师从北方毛熊,后来又游学西方。

老爷子也快退休了。

看着团里的年轻人一个个生活艰难,有些缺钱的都要靠卖乐器生活,接就接了。

有风险,他担着。

反正都快退休的人了,难不成还能因为这点小事处分他不成?

“卞老师,欢迎,欢迎。”

这天下午,李杰把央芭的团长约到了工作室。

唔。

工作室地点就是他那间四合院,他把院子租给了公司,月租8000块。

虽然价格要比市场价高一点,但滚石那边几乎没有任何犹豫,直接批了预算。

以李杰带来的贡献,别说是月租八千,月租两万,那也没什么大不了。

火啊!

《词不达意》的同名主打歌一经上线,港台两地直线爆红。

香江商业电台,903推介,第一!

TVB劲歌金曲,周榜第一!

香江电台,中文歌曲龙虎榜,周榜第一!

新城电台,劲爆流行榜,第一!

像这样的歌曲,香江有一个专门的形容词。

四台冠军歌曲!

只有真正的一线天王,不,不对,即便是爆红的一线天王,也很难轻易拿到四台冠军歌曲的成就。

应该是巅峰期的一线天王、天后,才能拿到四台冠军。

此外。

《词不达意》是一首国语歌!

国语!国语!国语!

国语歌能在香江拿到这个成绩的,屈指可数,《心太软》够火爆吧?

全亚洲销量400万+。

但。

它没有四台冠军。

只拿到三台冠军。

将卞祖单领到院子里,李杰操弄起茶具,给他泡了一杯功夫茶。

看着李杰行云流水的操作,卞祖单眼底闪过一丝惊讶。

这手法,很专业。

比他见过的职业茶艺师都要更……

更有美感!

对。

就是美感。

“卞老师,尝尝今年的春茶。”

半晌,李杰将二炮的白茶推到卞祖单面前。

“很香。”

卞祖单端起茶盏,轻轻一嗅。

“好茶,茶好,泡茶的手艺更好。”

“卞老师过奖了。”

李杰哈哈一笑。

“没有过奖,是真的好。”

寒暄几句,卞祖单倏地提到。

“小周,你之前是有学过作曲吗?”

“嗯,自学过一点点。”

李杰脸不红,心不跳的承认了,卞祖单口中的作曲,是指那种正规的学院派教育。

古典音乐方向的作曲和流行乐虽然有相同的地方,但前者明显要求更高一点。

会古典乐的,可以去流行乐,只会流行乐的,那是无法跨界去搞古典乐。

对于卞祖单的疑惑,李杰早就预料到了。

原因很简单。

他提供的曲谱,很‘专业’。

总谱、分谱都有。

所谓总谱,顾名思义,包含每种乐器的谱子,包括乐器与乐器之间的编排、衔接、演进都在里面。

如果不是特别精通的人,不说谱曲,就是看都看不明白。

“那,可惜了。”

卞祖单不遮不盖道:“如果你上过专业的学校,现在应该是在团里。”

说着。

他又笑了。

“抱歉,有感而发。”

“您客气了。”

李杰微微一笑,什么团不团的,他不是很在意,虽然摇滚歌手的名声有点‘臭大街’。

但那跟他有什么关系?

他都从良了!

改邪归正了!

接着,两人交流了一下未来的计划。

李杰的第三张专辑一共有12分钟,每首歌五到六分钟不等,一共66分钟,跟一场音乐会的时长差不多。

在流行乐分类,这是12首歌,在团里,那是一支曲子。

一般而言,一支专业的乐团排练一首新曲子需要40-80个小时左右,一天训练两个小时,至少需要一个月时间。

而这,只是熟练。

录音棚录制的要求远比现场演奏要高得多。

所以。

当卞祖单提出需要两个月,100个小时的训练,李杰直接答应了。

100个小时只是训练、排练。

真正到了录制,可能还需要几十个,甚至一百个小时。

李杰掐指一算,等录完声部,可能要到年底了,好在排练期间不需要他跟着。

“卞老师,您说的,我都没问题。”

商讨好录制的计划,李杰从台子下面取出两份合同。

“这是合同,您看一下。”

“好。”

卞祖单微微点头,接过合同快速看了一遍。

要签合同,他早就知道。

毕竟,人家是正规公司,不是私人报销,一应支出都要走公账。

不签合同,怎么给钱?

看到金额那一栏时,卞祖单眉头一挑。

120万?

比当初报的100万,多了二十万啊。

不过,他只是小小的惊讶。

他不是那种不知变通的人,既然人家都主动提价了,他干嘛还要讲价?

120万。

不少了。

他们团里一百号人,一个人能领到1万2,每人按照150小时计算,时薪有80块。

比出去接指导的价格低一点,但人家是长期,不能按照短工计算。

而且。

要的人也多。

各个声部加起来,整整一百人。

这是一个大活,薄利多销也是应该的。

签好合同,李杰准备请对方吃顿饭,但卞祖单婉拒了邀约。

最新小说: 我就看上自己了 老攻总想让我给他十分钟 剑灵相亲指南 最后一个山海师 靠躺平车翻末世 悬丝傀儡 归云 在星际文里被人鱼养了 星际大牧场 黑铁之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