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2章(1 / 2)

('“我记得村里之前来信说,你在家的时候自学了识文断字?”

魏麦摸着后脑勺笑道,“托杜家族学的廖苍先生的福,认了几百个字,农书上的东西能看个七七八八了,但正经书还是看不懂。”

魏麦口中的正经书,指的是四书五经和各种经史典籍,那些书他半句话都读不懂。魏麦不太好意思,觉得自己这根本算不上识文断字。

秋华年鼓励他,“语言和文字和种田用的锄头一样,都是工具,你认识用得上的字已经足够了,不用妄自菲薄。”

学语言的最佳年龄阶段是小时候,魏麦这个年纪,在农忙之余还能努力认识几百个字,已经非常难得了。

魏麦听县主这么说,心情一下子雀跃起来,对一旁的许枣咧开嘴笑,许枣虚点了一下他的头,示意他好好听县主说话。

“你的官职是户部特批下来的,皇庄典史虽然是不入流的官,但也有官袍和俸禄,要你自己去吏部报到并领取,然后去皇庄上任。”秋华年说,“云瑟已经托人帮你打听好了,你带好路引和身份证明,明天直接去吏部递帖子就行了。”

秋华年口中的“不入流”是一个中性的形容词,裕朝官职分为九品十八级,不在这个体系里的小官职统称为“不入流”,虽然级别比从九品还低,但也是正儿八经的朝廷官职。

对魏麦这样出身农家,没有科举没有功名的平民子弟来说,获得官职无异于鲤鱼跃龙门般天翻地覆的变化。

这意味着他已改换门庭,从此以后有了官身,有了向上晋升的可能性。

魏麦一听见自己的官名,就止不住地乐,许枣没好气地瞪了他一眼,问起关心了一路的问题,“县主,麦子每个月的俸禄有多少啊?”

魏麦和许枣对官场两眼一抹黑,连典史是干什么的都不知道,更别说它的俸禄了。

秋华年笑了,他就知道魏麦夫妻一定很关心这个,大家都是从艰苦时期过来一文一文攒过钱的人嘛!

“皇庄典史一个月八两银子的俸禄,领取时也可以直接换成禄米,一两银子合一石米。”

魏麦和许枣齐齐吸气,发出发大财了的声音。

“居然这么多!”

“八两,八两,在村里时累死累活种一亩地,一年下来最多也就赚个二两!”许枣拍着胸口说。

在古代,社会的贫富差距极其之大,农人们辛苦一年的收入,只够富贵人家买一瓶花露或者清膏消遣。

秋华年正感慨着,又听见许枣小心翼翼地问,“县主,杜老爷每个月的月俸是多少呀?”她想长长见识!

“云瑟是从六品翰林院修撰,一个月十六两俸禄。”

裕朝给官员的俸禄并不高,中低品级时升一级只涨一两银子,从九品官员月俸十两,从六品只有十六两。

最新小说: [综漫] 无人岛的海滩上真是什么都有呢 [红楼同人] 帝师林黛玉 [红楼] 黛玉儿子三岁半 [综漫] 黑子的排球 为女王献上权杖[无限] [HP] 你该如何认识你的父亲 [HP同人] HP从斯莱特林之耻开始 [梁祝同人] 文才兄总以为我喜欢他 [综] 大圣的跨界直播 未婚夫是装O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