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年笑了笑,他有出息了,好像也只有李叔一个人真心为他高兴,村里人总是恨人有,笑人无的。
李大树也对江年说道:“还是有出息好啊,以后就到外面过好日子,免得在村里有人总欺负你。”
纵然李大树作为村长,还是江年父母的好朋友,有时候也没有办法太过袒护他。
所以他觉得,江年还是走远些,到城里过日子好。
江年回到家里,也把这个好消息告知了温凉,温凉和温清都为他高兴。
敲定开罐头工厂的第二天,镇上开始大批量的招工,同时供销社开始收水果。
什么桃子,梨子,葡萄和山楂全都要,还回收起来了罐头瓶子,回收一个给几分钱呢。
工人,水果一备齐,罐头工厂那边立刻就开始生产罐头,就连村里好些人,都去招聘,成为了工厂里的员工。
一开始有人想请江年介绍去厂里,后来发现他还在家里待着,就觉得他也没什么本事,直接去应聘了。
这正是江年想要的,罐头工厂起始,他刻意跟工厂避着点嫌,村里人按耐不住,会自己抢先进去应聘。
能不能入职看他们自己的本事,不用江年拒绝他们,也省的江年落个不好的名声。
罐头工厂是正式生产水果罐头了,可后续又碰到了问题。
为此镇长又让李大树把江年请了过去。
这次两人在工厂里见面,一见面,镇长就拿着瓶葡萄罐头,对江年说道:“江年同志,罐头工厂也是生产了一批罐头,放到供销社售卖,反响平平啊。”
“你看,有没有什么好办法,把罐头都卖出去,不然…这个月给工人们的工资都要开不出来了。”
镇长他懂怎么管理乡镇,做生意方面不太精通。
这镇上又拎不出什么人才,这才叫来的江年。
办法江年也是有的。
“我有个好办法,就是不知道镇长怎么想。”
“你说!”
镇长可是把希望都寄托在江年身上了。
江年对镇长笑了笑,开始说起营销计划。
江年很会玩,打算在公车上打罐头工厂的广告,直接第二瓶半价。
合理利用大众的占便宜心理,用来促进罐头的售卖,公车带着他们的广告,去县里,去市里。
来来回回,看到广告的人肯定不少,相当于同时扩展县里和市里的市场。
江年这广告打的是真好,就是镇长有些不太乐意。
第二瓶半价,他们这不是亏本卖嘛。
江年没得办法,给镇长算了一笔细账,就算是第二瓶半价,这第二瓶他们也有薄利可赚。
还给镇长普及了薄利多销的概念。
能和镇长说的,江年都说完了,他喝了口水润喉,就看镇长的决策了。
“好,你这个办法,可以先尝试一下,我这就叫人在公车上印上罐头工厂的广告。”
江年不忘提醒镇长,“镇长您要是有人脉,也可以联系人,把罐头运往水果稀少的地方了。”
镇长尴尬笑了笑,他目前还没有那么大的人脉。
镇长发现江年的脑子是真好使,来了他不想让江年走,跟他在罐头工厂的宿舍谈到后半夜。
两人谈完之后,镇长就按江年说的去准备了。
镇长甚至给江年放了话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