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乳蛋散,在北方也叫麻叶,或者是排叉。
造型并没有太多区别,仅仅是叫法不一样而已。
不过外婆的南乳蛋散可以说是林墨童年最爱的零食之一了。
此时的面团已经是完全红褐色,里面还有很多黑芝麻粒。
红褐色是因为加了南乳。
南乳就是红腐乳,味道偏甜,有着十分浓郁的香味。
再加上猪油和蒜水,炸出来的南乳蛋散就更香了。
这也是林墨为什么只钟爱外婆制作的蛋散。
但也只有过年才能吃上。
蛋散有很多种,还有一种看上去特别蓬松,而且很大的蛋散。
为了让蛋散更酥脆,一般都会加入小苏打来增加脆感,但如果要变得蓬松,那就得加臭粉。
化学名词就是碳酸氢铵。
虽然名字不好听,但也是正儿八经的食品添加剂。
基本上,市面上能看到的那种个头很大的很蓬松的油炸食品,都是加了臭粉。
不过这东西基本上都是无毒的。
但外婆做蛋散最多也就用点小苏打。
揉好了面,还得用擀面杖将面团擀平。
林墨看着外婆费力地擀面,便接过擀面杖。
“让我来吧,我力气大。”
说着,林墨就将面团全擀成了很薄的面皮。
外婆拿着刀就开始在分割这些面皮,在上面划出三道口子。
中间长两边短,两张面皮叠在一起,执起其中一头,往中间的口子一钻。
那蛋散的雏形就出来了。
蛋散的制作一点都不复杂,林墨还想起自己妈妈也做过蛋散,不过是去市场直接买别人已经压好的面皮。
其实就跟南方人习惯去市场买面皮回来包饺子一样。
馅料是自己调的,但饺子皮都是顺手买的。
因为南方人,真吃不出饺子皮的区别。
做好了南乳蛋散之后,外婆并没有立刻去炸,而是继续开面粉做煎堆。
蛋散只是添头,煎堆才是必须要做的东西。
毕竟粤东这个地方,过年前就有开油锅这样的操作。
寓意来年家肥屋润,红红火火之类的好意头。
好不好意头不好说,但肯定是好吃的。
鹤城这边做的煎堆大多都是空心煎堆。
就是搓一个空心球出来,然后往里面吹气。
当然了,这些东西不能细想。
细想会恶心的。
不过炸好的南乳蛋散确实很好吃,尤其是新鲜出炉的。
林渣男拍了照,群发给了三个女生,并且承诺会带一些给她们尝尝。
其中最兴奋的是小同桌。
姜云露家过年并没有那么浓郁的年味。
因为她爸不会做这些东西,尤其是油炸食品这一类的,更是会以健康的理由拒绝姜云露吃。
她要吃薯条,都要哀求自己的姑姑才有机会吃到。
所以对于林墨发来的蛋散她很感兴趣。
最不兴奋的自然就是谢雨灵了。
因为她同样给林墨发了很多油炸食品。
例如炸虾片、油角,还有颜色比林墨浅得多的蛋散。
然后就是谢雨灵坐在沙发上吃着炸虾片的照片。
“哎,第一次感觉这妮子的腿这么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