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回到国公府,赵元从脸上都是带着笑的。
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直到让赵喜接手了账房后赵元从才知道国公府平日里的开销有多大。
不说平日里府里上上下下数百人的吃喝拉撒,就是人情往来这些东西平均下来一个月都要花到一千两。
连带着全府吃喝和四时新衣,以及节日礼物等,偌大个国公府一年下来花销最起码也在两万两上下。
而宋国公府除了爵位带的两千亩田地外,就只有些卖盐的铺子供应着府里的花销。
可以说是正好收支平衡而已。
然而,偏偏坏就坏在了他为了拉拢护卫们不仅许下了承诺,还把他们的月俸都翻了倍,府里的花销一下就大了起来。
账目也颇有些入不敷出的趋势。
这样下去可不行。
故而赵元从一直在想自己该怎么赚些银子,能够迅速填补亏空。
思来想去,最快的办法恐怕也只有问皇帝多要些盐引来增加进项了。
当然光是多要了一些盐引自然不可能多赚多少钱,而赵元从的目的可不仅仅只是为了多卖些盐。
来到大魏已经将近五六天,要说最让赵元从感到不适应的,就是吃的东西了。
当初穿越过来后吃了第一顿饭的时候赵元从直接当场就吐了出来。
这个时代的东西没有现代好吃,赵元从是能够理解的。
毕竟现在的大魏还处于封建时代,但是后世做饭常用的那些香料什么的,在此时可贵比黄金,可不是什么做饭用的佐料。
如此一来,这里的吃的自然就好吃不到哪里去。
但是最让赵元从无法接受的是,当吃的进嘴后居然还有着浓厚的苦涩味道。
直接便让赵元从当场就吐了出来,好悬没把赵喜给吓死。
但很快赵元从就知道了原因,问题居然出在了盐上面。
当赵元从走进厨房,看着厨房里盐罐中大颗大颗还带着点青色的颗粒盐时,赵元从沉默了。
经过了解后赵元从才知道,原来,此时的大魏朝吃的一共有两种盐。
一种是粗盐,这种粗盐不仅味道苦涩还有毒,但是人又要吃盐,所以哪怕明知道有一定的毒性,百姓们也只能吃这粗盐。
粗盐一般就是百姓的吃的。
而达官贵人们吃的则是由盐池天然产出的颗粒盐。
与粗盐相比,颗粒盐是盐池产出的自然结晶,质地较细,口感也比粗盐这种天然卤块要好得多。
更重要的是,颗粒盐的毒性要远比粗盐低的多的,只是颗粒盐的产量由于受限盐池产出限制,故而产量不高,完全由达官贵人所垄断享用。
是大魏这些达官贵人才能用的上的好盐。
但是,不管是颗粒盐还是粗盐对于赵元从这个吃惯了现代盐的现代人来说,这两种盐全都是不能入口的东西。
这玩意能吃吗?
狗都不吃!
赵元从自然就更不会吃!
为了能让自己吃上一口好盐,赵元从想起了前世明朝天工开物上所记载的淋灰制盐法。
这法子虽然十斤粗盐卤水才能出一斤雪花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