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等!”听耿老说到这里,汉斯打断了耿老的说话,摸着络腮胡子看着耿老问道,“您的意思,就是每个朝代的审美观点不同?可他们不都是华夏人么?”
耿老笑着点点头:“汉斯先生,你可以这样理解。”
“我们华夏太大了,直到今天为止,华东、华北、华南、西北、东北每个地区都有不同的风格,审美眼光也自然不同。”
“汉斯先生,您现在明白了吗?凤冠的演变,不仅仅是工艺的变化,更是华夏历史的缩影。”
耿老一脸认真的看着汉斯,“我们这次带这件凤冠来,是希望让战车国的人,对我们华夏历史有所了解,是希望像汉斯先生这样的学者,能够理解,这些文物.....”
说着话,耿老想展厅挥舞了一下手臂,“不仅仅是因为它的美丽,更是因为它所承载的历史和文化。”
此时,周围的闪光灯频率更高了,伴随着低声的赞叹和拍照声,耿老的声音在喧闹中显得格外清晰:“这顶凤冠,不仅仅是工匠技艺的巅峰展现,更是大明王朝匠人精神的完美诠释啊!”
耿老目光扫过众人惊异的面容,手指缓缓转向那顶九龙九凤冠,指尖几乎能触到冠上细密的金累丝纹路,他声音低沉却清晰,带着几分岁月沉淀的厚重感:“诸位请看这件九龙九凤冠——”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冠上盘踞的九条金龙与振翅欲飞的九只金凤,每一只都栩栩如生,仿佛随时能从冠上跃出。
“这等精湛技艺,这等气势恢宏,确是稀世珍宝。”他轻叹一声,语气里多了几分感慨,“然而,像这般规模的明代凤冠,我们也仅仅发现了四件。”
“四件?”战车国代表们面面相觑,眼中满是不可置信。
他们亲眼目睹了九龙九凤冠的华贵,深知其价值连城,这样的珍宝,若是放在欧洲,恐怕早已被皇室或富商珍藏,一件已是难求,更何况是四件?
帕特里西亚夫人忍不住开口问道:“耿先生,您说的'四件',除了眼前这顶九龙九凤冠,还有哪三件?它们如今又在何处?”
“别急,听我慢慢道来。”耿老抬手示意她稍安勿躁,目光转向汉斯等人,带着几分考量的意味,“除了眼前的九龙九凤冠,还有三件同样珍贵的凤冠:六龙三凤冠,冠上六龙昂首,三凤展翅,气势磅礴;三龙二凤冠,虽规模不及前者,却也巧夺天工;十二龙九凤冠,龙飞凤舞,冠绝群芳。”
他每说一件,周围人的呼吸便紧促一分。这些凤冠,件件皆是稀世奇珍,任意一件都足以引发考古界的轰动。
“竟然有三件之多!”汉斯瞪大了眼睛,声音里满是惊叹,“耿,你们明朝的皇帝,真是奢侈至极啊!”
“奢侈?”耿老闻言,嘴角露出一丝苦笑,摇了摇头,“汉斯先生,这'奢侈'二字,怕是误解了。”
“误解?”汉斯愣了一下,随即皱眉道,“难道不是吗?这么多凤冠,件件耗费巨大,若非皇家,何人能承担得起?”
“确实如此。”耿老并未否认,反而轻轻叹了口气,“但诸位可知,为何只有四件,而不是更多?”
“耿,这也是我想问的问题,”安德森几乎是下意识地脱口而出,几步走到耿老面前,语气急切,“耿,你们明朝时期,可不止四位皇帝!”
“如果按照你刚才所说的,以每位皇帝至少拥有一位皇后,而一位皇后就有一顶凤冠计算,你们应该还有很多才对!”
“是啊,耿先生,”另一位战车国代表也忍不住开口,“那其他的凤冠呢?它们在哪里?”
耿老听到安德森如此直接的疑问,并未表现出不满,反而轻笑一声,笑声中带着几分无奈与自嘲:“安德森先生,您的问题,问的非常好。”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所有人,语气变得严肃起来,“答案很简单——因为自1956年打开定陵之后,我们国家下达了一条法令:百年之内,不许主动挖掘帝陵。”
“百年内不许挖掘?”帕特里西亚夫人眼中闪过一丝不解,“这是什么缘故?”
“缘故并不重要。”耿老摆了摆手,打断了她的疑问,“重要的是,这条法令给我国的考古事业定下了基调——只搞抢救性挖掘,不主动挖掘古墓。”
所有人战车国代表听完都愣住了,片刻之后,一个声音响起,“那什么是抢救性挖掘呢?”
耿老解释道:“抢救性挖掘,是指在古墓遭到破坏或者面临威胁的情况下,为了保护文物,不得不进行的挖掘。”
另一位代表恍然大悟:“原来如此!也就是说,除非古墓面临危险,否则不会主动挖掘,这样可以更好地保护文物。”
“是的!”耿老微微点头。
一位代表感叹道:“华夏的做法真是太明智了!这才是对历史和文化的真正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