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杨一木看来,自己既然要长期搭连想的车赚银子,那一定要大气一点,钱要给到、给足、给够。
他就是要让这几人知道,自己身上只有利诱之饵,没有握宰割之刀。
当汪树何听到杨一木的表态时,紧绷的神经终于松弛下来,难掩激动地说,“杨总如此体谅我们的处境,我这边完全没有问题了!”
随即转向章祖强和栁船致,“老章,老栁,你们二位还有什么补充?”
章祖强与栁船致交换了一个眼神,章祖强吱吱吾吾,扭捏半天,才略显局促地提了一个要求,“杨总,我有个不情之请……”
杨一木笑了笑,“章主任但说无妨,往后咱们就是一家人了,有啥话不能直说的?”
汪树何一听这话,对杨一木的敬佩和好感又添了几分,不由竖起了大拇指,然后扭头对章祖强道,“老章,有什么话直说就是了。”
章祖强对杨一木诚恳地说,“杨总,理论上来说,这三十万确实应该全部用于公司运营。不过你也知道,现在搞科研的实在太清苦了。我们搞科研的每个月也就六七十块钱工资,都拖家带口的,不容易啊。所以我希望能够跟你沟通一下,允许我们从投资款中拨出一部分,给创始团队适当提高待遇。虽然计算所后面经费没了,但毕竟还没到那一步,我们创始团队到所属公司来,我怕大家以后心里有障碍,毕竟是所属公司嘛,害怕不稳定,涨点钱,这样既能稳定军心,也有利于后续人才引进。当然,这只是个建议,最终还得杨总首肯……”
谈起涨工资的事,章祖强显得有些局促,脸颊微微泛红,羞答答,但是说话时眼神清澈又很真诚。
他身上既有这个年代的质朴,又透着科研工作者特有的书卷气,两者交融在一起,让杨一木不由得心生好感。
“对对,老章这话在理,我也有这方面的顾虑。”汪树何说着,从包里又拿出一张纸,递给了杨一木。
纸上大致列了意向招揽人员目前在计算所的级别、工资,这上面最高的是汪树何,业务处副处长,月工资八十一块五,收入最低的才五十八块。
杨一木瞥了眼汪树何,心中暗忖:你老小子扯什么犊子呢,自己心有顾虑却不说,偏要推老章出来给你当挡箭牌。
他仔细大致看了下手中的名单,拟招揽的二十余人中,包括李广楠在内大多数人工资都在六十到八十之间。
这数字真实得令人唏嘘,恰印证了当下那句流行语:搞弹的不如卖蛋的。
就这点工资尚不及方强手下小弟倒卖几件衣服的利润。就连玻璃厂灯工车间师傅一个月也有一百多块了,难怪有些人难耐清贫,私下跑去卖计算器、旱冰鞋。
这般现实,也难怪即将掀起两年后的那场轰轰烈烈的辞职下海潮。
这时,栁船致也附和了。
这段时间,他私下接触了不少同事,虽然大多数人表示不愿跳槽,但也有部分人愿意过来,就是希望给涨点钱。
杨一木笑着问,“依各位看,那涨多少合适呢?”
“大家期望能涨个百分之十到二十。”说完,栁船致紧张地看着杨一木,生怕他会拒绝。
毕竟人家投资的是公司,这些钱是用于今后公司具体运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