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65 章 实地考场(2 / 2)

自己现在要做的,就是拼尽全力,把眼前这关键几步走稳、走好!

“书记,您这话真是及时雨!”李毅飞由衷地说,眼神里闪烁着感激的光芒,“我这就回去准备材料,明天一早就去市里!

这份‘东风’,必须让市领导也感受到它的劲头!”

贾磊满意地笑了,拍了拍李毅飞的肩膀:“好!材料要准备扎实,重点突出咱们阳兴的规划蓝图、现实困难,特别是这个‘垃圾变能源’项目的重大意义和部委的支持意向!

要让龙市长看到,咱们不是空喊口号,是真有决心、有路子、有盼头!”

午后,秋日的阳光带着点慵懒的暖意。李毅飞在招待所食堂简单陪着王教授一行吃了顿工作餐——两荤两素的家常菜。

饭毕,考斯特便朝着规划中的产业园区选址地驶去。

车子驶出县城,窗外的景象渐渐变得开阔而萧索。

道路两旁是大片收割后的稻田,远处散落着灰瓦白墙的低矮村庄,偶尔能看到一两个冒着白烟的砖厂烟囱。

李毅飞指着窗外,对身边的王教授介绍:“阳兴底子薄,过去发展有点乱,一些小厂子污染不小。

现在县里下了决心,该关的关,该升级的升级,政府也在想办法帮扶。

以后,那些有规模有前景的企业,都要集中搬到咱们规划的园区里。”

王教授专注地听着,不时点头。后排的博士生们也好奇地打量着这片即将成为他们“战场”的土地。

“我们的目标很明确,”李毅飞的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力量,“就是要走一条新路,既要发展经济,也要守住绿水青山。

不能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

这个园区,就是实现这个目标的‘发动机’。”他指着前方一片地势开阔、植被稀疏的区域,“到了,就是那里。”

车子在一片略显荒凉的土地边缘停下。众人下车。

脚下是砂质偏多的土地,稀稀拉拉长着些耐旱的茅草和荆棘丛,与远处连绵青翠的景象形成鲜明对比。

一阵秋风吹过,卷起细微的尘土,带着一种空旷和寂寥的味道。

“就是这儿了,”李毅飞踏上一块半埋在土里的青石,环视着这片广袤却贫瘠的土地。

“地质勘探报告显示,这片地方深层地质结构稳定,承载力强,就是表层土不行,种庄稼收成差。

正好拿来建咱们的新能源处理厂,物尽其用,也省得占用好地。”

王教授没说话,他像是瞬间切换了频道,眼神变得极其专注,甚至带着点锐利。

王教授蹲下身,从旁边博士生递过来的一个半旧帆布工具箱里,熟练地掏出一把地质锤和一截亮闪闪的金属探杆。

他用锤子在不同位置敲击地面,侧耳听着回音,感受着手腕传来的震动,然后选定几个点,将探杆用力旋进土里,再慢慢拔出来,仔细捻着带出来的土样,观察颜色、颗粒大小和湿度,甚至凑近鼻子闻了闻。

“嗯…砂壤为主,含砾,透水性良好…下层估计是页岩…”王教授一边看,一边低声自语。

几位博士生立刻进入工作状态,有人拿出GPS定位仪记录坐标,有人摊开大幅的测绘图纸用铅笔标记,还有人手脚麻利地支起一个三脚架,架上了便携式风速仪。

李毅飞站在一旁,静静地看着这一幕。心里暗暗点头:这才是搞技术的样子,严谨、务实,一丝不苟。

他带来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一种科学的态度。

“位置选得确实好!”王教授站起身,拍了拍手上的泥土,脸上露出发自内心的笑容。

王教授指着铺开的地图,“李县长你看,这里到铜山市边上,直线距离也就二十多公里,到邻县清河的地界,撑死四十公里。

咱们的厂子建在这里,以后不光管阳兴的‘垃圾’,铜山市外围几个镇,还有清河县的一部分,都能覆盖到!

运输距离合理,服务范围最大化,经济效益一下子就出来了!这个选址,有眼光!”

李毅飞点点头,目光扫过眼前这片贫瘠却承载着希望的土地:“教授,技术上的事,您是绝对的权威。

我只有一个要求:要建,就建一个能管十年、二十年甚至更久的!

规模、技术、处理能力,必须一步到位!不能因为现在钱紧或者怕担风险,就弄个‘小玩意儿’凑合。

我们要建的,是能扛起阳兴未来环保和能源供应大梁的标杆!

是基石,不是过几年就得拆了重建的累赘!”

王教授闻言,瞳孔猛地一缩,随即眼中爆发出炽热的光芒!

他刚才心里确实有那么一丝顾虑,担心地方上魄力不足,只想搞个小的“样板”应付一下。

没想到,这位年轻的县长,眼界和魄力远超他的想象!

“好!毅飞县长,有你这句话,我王一方这把老骨头,就拼了!

王教授的声音带着激动,他上前一步,用力握住李毅飞的手,那粗糙有力的手掌传递着沉甸甸的承诺,“只要县里能把土地、资金和配套政策落实到位,技术上,我打包票!

一定拿出看家本事,结合国际上最前沿的技术,设计一座国内领先且处理能力强大、能源转化效率高的现代化综合处理厂!

让它成为阳兴循环经济真正的‘心脏’!”

李毅飞感受到王教授手上传来的力量和那份沉甸甸的决心,胸中豪气顿生。

他看着脚下这片尚显荒芜的土地,眼前仿佛已经浮现出未来的景象:整洁高大的厂房矗立,先进的设备高效运转,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输送出去。

围绕着这颗“心脏”,绿色的产业园区生机勃勃。园区内的企业有序生产,产生的废料被高效回收,成为新能源厂的“燃料”;

而新能源厂产出的电、热、气,又反哺园区企业,形成一个完美的、自给自足的生态圈。

运输成本降了,资源利用率高了,污染近乎绝迹!

“教授,我们一起努力!”李毅飞的声音沉稳有力,在空旷的田野上清晰地传开,“阳兴的未来,就看咱们怎么在这片地上把它干出来!”

夕阳的金辉给荒原铺上了一层暖色。考察团队的身影在拉长的光影中忙碌着。

王教授和博士生们还在激烈地讨论着技术参数,测量着数据。李毅飞站在稍高的土坡上,目光深邃地凝视着这片承载着无限可能的大地。

这时,口袋里的手机震动了一下,打断了他的思绪。

他掏出来一看,是妻子苏舒发来的短信,只有短短一行字:

“一切都已弄好!”

李毅飞嘴角微不可察地向上扬了一下。京城的资本布局悄然落子,阳兴的科技蓝图正在实地展开,两条线在这一刻仿佛交织在了一起。

他收起手机,目光重新投向坡下忙碌的王教授团队。

秋风掠过田野,带来一丝凉意,也吹动了李毅飞额前的发丝。

李毅飞的目光看向市区方向,心里盘算着明天市里汇报的情景。

最新小说: 小助理变美后,抢了大明星的金主 我在新朝搞基建 重生2015,高中开始做男神 被换命格后,玄门大佬杀疯了 从山寨老头乐,到工业霸主 从1984开始的淘金生涯 一叶知秋:龙城故事 重活一次我要选择自己的人生 军工霸主从1985开始 入伍被叫三爷爷?司令为我颁军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