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医生几十年的行医经验,随便拎出来一点,都是书本上难以学到的活知识。
比如一些土方子,虽然上不得台面,但对症了,效果却出奇的好。
这些东西,都是孙医生几十年摸爬滚打总结出来的宝贵财富。
周逸尘的理论知识扎实,系统性强,这是他的优势。
而孙医生的实践经验丰富,处理过的病例形形色色,这是周逸尘目前最欠缺的。
两人这一交流,简直是天作之合,互补短长。
周逸尘恨不得把孙医生脑子里的东西全给掏出来,学个底朝天。
他越聊越兴奋,问题一个接一个。
孙医生也是越聊越投机,这小子虽然年轻,但理论功底扎实得吓人,很多他以前模糊不清的地方,被周逸尘一点拨,顿时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
“逸尘啊,你这小子,真是块学医的好料子!”孙医生看着周逸尘,满脸赞许。
王振山在旁边听着,虽然很多专业术语他听不懂,但看两人那热络劲儿,就知道这事儿靠谱!
他心里盘算着,回头得给周逸尘在伙食上、工分上,都得倾斜倾斜。
人才难得啊!
就在周逸尘和孙医生聊得唾沫横飞,大有相见恨晚之意时——
“孙大夫!孙大夫在吗?”
院子外头,突然传来一阵喊声。
紧接着,一个四十来岁的汉子,背着一个歪着脑袋,嘴角流着口水的中年男人冲了进来。
那汉子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孙大夫,快!快看看俺堂哥!他……他早上还好好的,突然就……就这样了!”
被背着的男人,约莫五十岁上下,脸色蜡黄,右边的眼角耷拉着,嘴巴也歪向一边,口水顺着嘴角往下淌,一只手无力地垂着。
“这是……中风了?”孙医生脸色一变,赶紧上前几步。
他伸手在那病人的人中掐了一把,又翻了翻他的眼皮。
“振山,快,搭把手,把人弄到炕上去!”孙医生招呼王振山。
王振山和那汉子手忙脚乱地把病人抬到屋里的土炕上。
孙医生沉着脸,仔细检查了一番,眉头越皱越紧。
“嘴歪眼斜,口角流涎,这是面瘫之症,看样子是轻度的中风。”孙医生诊断道。
送病人来的汉子急得团团转:“孙大夫,有救没?有救没啊?”
孙医生叹了口气:“这种病,麻烦得很。我只会几手简单的针灸,疏通疏通经络,效果怕是慢得很,还不一定能好利索。”
他行医几十年,这种中风面瘫的病人也见过,但他的法子不多,主要是用银针在几个特定的穴位上扎几针,效果时好时坏,而且恢复得特别慢。
周逸尘站在一旁,看着炕上病人的情况,眉头微微一挑。
《赤脚医生手册》里,对于中风面瘫的急救和后续治疗,也是有记载的。
他脑海中迅速闪过相关的知识。
“孙医生。”周逸尘突然开口。
孙医生和王振山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他。
“要不……让我试试?”周逸尘语气平静,眼神里却透着一丝跃跃欲试。
“你?”孙医生一愣,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期待,“你有法子?”
王振山也是瞪大了眼睛,好奇地看着周逸尘:“逸尘,你……你连这个也会?”
他原本以为周逸尘能治个感冒发烧就顶天了,没想到这小子口气不小,连中风面瘫都敢上手!
这可是个技术活,弄不好是要出人命的!
但转念一想,孙老头都说效果慢,不一定好利索,让周逸尘试试,万一呢?
万一这小子真有那通天的本事呢?
王振山的心,一下子提到了嗓子眼。
看着两人惊讶的样子,周逸尘平静地点了点头。
“我可以试试。”
他的声音不大,却自然而然地透着一股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