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桐则一手支着脸,望着街上零星走过的路人。
天色还未完全亮起,即使是繁华的京城,街上人马也不算多,大多是为了早起谋生,穿着厚实的棉衣,在雪地里深一步浅一步地行走。
谢桐的目光扫了一圈附近的街路,没见到夜宿在外的乞儿,略放下一点心。
马上就要过年,家家户户都贴上了大红的对联,有家境殷实的,还在府门处挂了花灯,换了新的门匾。
谢桐看着静谧的长街,忽而很轻地出声问:“太傅,你说……朕有做得更好吗?”
闻端抬起眸,顺着他的视线看了一眼街边,语气缓缓道:“圣上不仅做得很好,将来还会一日比一日好。”
谢桐忍不住弯起眉眼。
这时屋帘一掀,面摊的老板娘端着两碗热气腾腾的面走了出来,望见坐在桌边的两人时,脚步微微一顿,但随即快步走过来,将面碗放下,道:
“两位客官,桌上有料油,请自便。”
等返回屋中后,她放下木托盘,立刻去揪煮面男人的耳朵,压低了声音说:“外边来的是什么人,你怎么没和我说一声?”
面摊老板无故被揪了耳朵,茫然道:“就是两个来吃面的贵公子啊,什么什么人?”
老板娘瞪他一眼,没好气地开口:“叫你平时天天闷在家里煮面,先前圣上从东泉治水后回京,朝廷的闻太傅率军去西南的那两次,你都没出去看过么?”
面摊老板摇头,有点委屈:“那我就是只喜欢煮面啊……”
“等等,”他稍微反应过来,睁大了眼:“你是说——”
老板娘往垂落的屋帘瞥了一眼,低声道:“如果我没看错,那是圣上和闻大人。”
面摊老板被吓了一跳,险些漏勺都拿不稳,神情紧张:
“那、那怎么办?圣上怎么会这个时辰来路边吃面?我们是不是该……去外面跪着?”
老板娘摇摇头:“他们既然没有表明身份,想必是不愿多事,不过这两碗面的钱是万万不能收了。等会你在屋里头待着,我出去送他们。”
摊位的棚顶下,谢桐与闻端慢悠悠地用完了面前的两碗长寿汤面。
面条是现擀的,细长弹口,煮得绵软适中,筷子一夹就能捞起片整整齐齐的细面条,加上以清透的鸡汤为底,佐以嫩滑鸡丝、一个漂亮的荷包蛋,再撒上些许葱花,几片青菜,味道清淡中不失香甜,极其不错。
不知是否饿了太久,谢桐吃着,甚至都觉得宫中御厨相较之,也不过如此。
谢桐吃完了面,又用勺子去搅底下的汤,这时无意间一抬头,却发现闻端一手拿着筷子,墨眸却在注视着他。
那目光落在谢桐脸上,带着几分或许自己都没有察觉到的温柔,瞧得谢桐面上发热,忍不住别开脸,开口:“太傅,再不吃面就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