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件事原也不是什么难题,现在各地方z府都有自己的门户,所有领导的相片都在上面贴着,有多少个职能部门,这些职能部门又各由谁掌舵,一目了然。
稍难一点的是主要领导之下的中层干部体系。这是个很庞大但却很重要的体系,人员名单以及资料必须掌握。
不打无准备之战,这是所有战将们的信条。
这件事,扫鬼行动组不怎么方便去搞,安天伟便厚着脸皮直接找上了高厅长。
省厅虽然不是组织部门,但想要弄到一个地级市的各岗位人员名单,倒也不是难事。都是体制内,又不违反原则,很快一份临川市各职能部门官员体系名单,传到了安天伟的手中。
这份名单的详尽程度让安天伟非常满意,精确到了副科。
每一位干部的履历都有记录,是本部门提拔还是由基层走上来的;是平调还是荣升,历历在目。
“小安,虽然这事不违反组织原则,但你也不要给我惹祸!”高厅长不忘记叮嘱一句。
“首长,你难道还信不过我?”安天伟心情很好,语气也轻快了很多。
得到了临川市整个组织架构图里的细节之后,安天伟便和陆为民一样,争分夺秒的看起了这些资料。
临川市的整个官员系统确实如同前面所说的一样,本地官员占据了整个临川市官场的百分之七十以上。最关键的是所有职能部门的一把手,几乎尽数被本地官员占据。
而临川市的一二把手也尽是本地官员,只有排名第四的一个常务副市长是由外市交流过来,而且还不是党员,属于民盟。在这样的官场生态之中,这位民盟副市长基本上是被架空,只有举手权,没有发言权。
安天伟看到这位副市长时,稍稍的停了一下。
要不要选择这个副市长做突破口?这是安天伟停顿一下时脑子里闪过的念头。但是随即就被他否定掉了。
常务副市长看起来风光无限,其实也要看处于怎样的官场生态之中。在别的城市也许可以,但在临川市这样的一个副市长,甚至不如下面一个处局的一把手。
这就是临川市的现实。当所有主要领导岗位基本被本地官员占据之后,这些官员之间自发或者不自发的形成小团体。这样的小团体排外性非常强,但只要进了这个小团体,得到的实利和帮助却又是实实在在的。
比如在升迁调岗,出了事的活动能力等等方面,都会显示优与一般人的资源共享。
雷万钧能这么快上位,跟临川市这种官场生态关系很大。
安天伟注意到,在雷万钧上位之后,同台竞争的几位候选人,都被调其他的部门,无一例外的都有升迁。
这是一种平衡,维系整个临川市官场生态的平衡。
一旦这个平衡被打破,便会形成逐鹿中原之势。可惜临川市的这个平衡很难打破。因为这样的官场生态形成不是一天之功,只要临川市的本地官员依旧占据着所有职权部门的所有重要岗位,这样的生态将一直持续下去。
对临川市官员的资料分析,安天伟用了整整三天的时间。
这三天里,他没有出过一次门,吃饭用度尽数都是在办公室里,吃的也都是卞栋梁从外面买回来的盒饭或者方便面。而更有甚者,这三天,他竟然没有上过一次厕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