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后两人来到堂屋的位置,她直接从空间拿出一个冰块,递了过去。
“捂会儿,别给热坏了。”
池野伸手接过,都不隔着袖子,而是直接贴在脑门上。
“小姑你这会儿过来,是不是有什么事?
哦,对了,前些天郑夫人过来了。
咱们作坊中的肥皂,都被拉走了,她当场结算的银子。
小姑,一块肥皂,她是按照九十文给结算的。
至于略带香味的那种,会稍微贵一点,是二百文。
郑夫人的意思,我们的肥皂,一块等于脂粉铺的两块。
她说,现在年景不好,路上运送的本钱太高,所以只能暂定这个价格。
待年景好转,会相应增加的。”
池鱼颔首:“嗯,这价格与我心头所料的差不多。
以前脂粉铺的香胰子,一块只有我们的一半大,卖一百文。
但是现在情况特殊,年景不好,大伙儿有钱,都紧着买水买粮食了。
这块,自然是要降一些的。
加上,运输的成本比任何时候都大。
以前去府城,如果说路上只要花两三天的话,现在至少得七八天起步。”
池野不知道外头的情况,听小姑这么说,就继续道:
“小姑,郑夫人这次给了许多贝壳,还告诉我们该怎么用。
她说衙门的那个水泥作坊,也是这么做的。
并且说,这次那堆贝壳就不收咱们钱,但下次肯定要!
但是她也说了,到时候在结算肥皂费用里头扣。”
池鱼也知道,做肥皂不能光是用烧草木灰来弄。
既然有代替品,那自然最好。
“行,就按她说的办!如果到时候贝壳弄不到了,咱们再想办法。
距离咱们池家坳不远处,不是还有一座石山?
那边可能有石灰石,用那个煅烧,也是一样的。
不过采石既辛苦又危险,所以先不考虑。”
说到这的池鱼,顺嘴问了一句:
“阿野,那些动物的油脂,收得可还顺利?”
池野点头:“嗯,现在太热了。
家家户户除了躲热外,也不好坐吃山空,就想办法开源。
小姑你也知道,我们池家坳人开源的办法,除了打猎还能是啥?
现在大伙儿成群结队,去周遭的深山去打猎。
猎回来的东西,除了做成肉干,大家分外。
那些皮毛全都攒着,说到时候等小姑你回来了,问你收不收。
至于油脂,全都拿作坊来卖了。
这一两个月,咱们作坊收了许多油脂。
不仅是咱们池家坳的人,就连谢池坳的人,也是有样学样。
族长说,这样下去不是办法。
没得到时候山里头的野物,都要被猎光。
所以,就让大家从这个月开始,每个月进山一趟。
一次不得超过六天时间。
谢池坳那边,也是同样这么要求的!”
池鱼觉得老族长这要求不错,至少是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只是还没等她说什么,池野话锋一转,问:
“小姑,咱们作坊你之前不是说,逢年过节,都会给大伙儿送节礼?
这次你没回来,所以大家也没说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