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格子里有一个方方正正的小盒子。
用来摆放小装饰品的柜格里放着各个限定装饰家具套装里的小物件,东西是她自己放进去的,都放了什么她很清楚。
不管是圣诞,新年还是暖冬限定家具,都没有这个装饰。
她折返回柜子边,从格子里取出小方盒。
体力值濒临红线,温迁干脆带着盒子回到床上,窝在被子里打开了小方盒。
一张折叠的纸片在盒子被打开的一瞬间掉了出来,温迁看了眼盒子中在床头灯下折射出星点光芒的发饰,面色微怔。
这是什么,房屋升级后的小彩蛋?
满心疑惑的温迁拿起刚刚掉落的小纸片,展开看了一眼。
——惊喜!
龙飞凤舞的两个字出现在温迁眼前,往下一看,一行小字落在纸片下角。
——送给最喜欢的温小迁。
没有落款,但温迁已经猜到了送她这个小礼物的人是谁。
她盖上盒子,在体力值彻底消耗完毕都最后一秒,把盒子放在一旁的床头柜上。
荀沧这家伙,眼光不错啊!
——————
社团活动日当天各小时的时报,在第二天汇总精简进了这天的学院日报中。
除去各项竞技类活动的最后排名,两条画风独特的报道吸引了所有关注日报内容的人的注意。
第一条报道风格十分正经,描述了环保社植树节活动的盛况,看到这条报道的人半信半疑。
他们学校有这么多环保人士吗?
“我觉得这些人看起来都挺眼熟的。”一个看完日报的学生若有所思道。
画中灵光一闪,他顿时找到了这股莫名熟悉感的缘由。
“这些人不都是蔷薇班的吗,怎么回事?他们班去这个社团组建的活动里团建啊!”
“哎,好像还真是,这个照片里都是他们班的人啊。”另一人凑上来看了一眼,他们两个班在去年的某个活动里有过合作,不说所有人熟悉,但多少能认出脸。
“这个社团好像是今年创立的,不会就是他们班人创建的吧?”同学开口道,“是组团去支持自己班同学的活动了吗?”
“比起说他们班的人注重环保事业,我觉得你这个猜测的可能性更高一点。”这人点头应和道。
“他们班还挺团结的。”他补充了一句,“上学期那个运动会你还记得吗?他们也是这样全班上阵。”
“怎么可能不记得,最后那个长跑他们班起码上了一半的人吧。”
同学深深地点了点头:“难怪了,连三千米长跑都能弄出全班上阵的架势。”
“整个班都为了支持自己班的同学,全班上阵一起种树,对他们来说也很正常。”
两个人一起蛐蛐半天,最后将这个报道定义为蔷薇班的又一团结事件。
“咱们那个活动在哪……嗯?怎么又是环保社活动的报道?”
正想往下找找他们自己社团活动报道的同学,手中动作一顿,连忙招呼朋友一起过来看。
“什么意思,是有两篇报道吗?”朋友好奇地凑了过来。
他们刚刚看到上一篇里不是已经把他们的活动报道了一遍吗,怎么下一个板块还是他们?
种个树而已,有什么地方值得报道两遍的吗?
没来得及看报道内容,他们先被附带在报道一旁的照片吸引了注意。
……这是什么情况?
两人满脸茫然地看着照片——乍一看去,照片里是一颗颗挺拔的树木,很符合植树节的主题。
仔细一看,每一颗树的树干上,都绑着一个人。
对,绑着个人。
“……这也是植树活动的一部分吗?”同学喃喃道。
不对吧,为什么植树活动要在边上的大树下绑一堆人啊?!
上一张还在环保社和蔷薇班一家亲的氛围中啧啧感叹的两人,沉默看着下一张画风突变的照片。
从照片带来的震撼中挣脱出来后,他们第一时间看向了一旁的文字报道。
基本没什么信息的书面报道被他们三两眼略过。
他们将目光放到了最下面一小段,记者讲述自己亲身经历的文字上。
——采访的过程中,我注意到了这树上长人的神奇现象,据环保社社长所说,这部分同学也是报名了来参与活动的人,只是这部分同学的情绪比较激动,因此并没有参与到种树活动之中。
社长并未多说,但在我看来,激动只是委婉的说法,同学的热情显然比正在工作中的其他人更加高涨,在我试图采访他们时,他们只送给我了一句话——“放我下去”
他们表达了自己迫不及待想要去种树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