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元末:朕才是真命天子 > 第434章 拆分六部(六)

第434章 拆分六部(六)(2 / 2)

“.”

众人都听的一愣一愣的,好家伙,自家这位殿下,就算不造反当皇帝,去当一个知县或是知府,那也肯定是简在帝心,次次考评都得是最优的那一个啊。

太他妈卷了.

“臣,臣没问题了。”汪广洋顿时无话可说。

鲁锦再次看向众人,“还有什么想问的没?”

“没了。”众人都摇了摇头。

于是鲁锦翻了翻会议纪要,然后又说道。

“最后一个部级单位,宣传部,下设总务司,训导司,新闻司,出版司,稽查司,法规司,作协司,负责管理全国的新闻报社和出版社,审查各类出版物,和出版社、报社,报刊杂志的创号登记注册,以及相关法规的制定。

“今后所有的书商想刊印出版书籍,都需要先上交样品到宣传部审查,审查通过后给与出版号码,才允许印刷出版。

“也可以根据朝廷需要,号召各地的有文采的名家创作朝廷需要的书籍,比如教科书课文征集,就可以由教育部设置题材,由宣传部搞征文,各地有才学之人写出文章后,向宣传部投稿。”

众人听到这个宣传部的职能,也都点了点头,倒是也没说什么。

其实出版审查机制,中国古代很早就有了,秦朝的‘焚书坑儒’就不说了,那时候连纸质的书都没有。

最早将出版审查纳入法律的,其实是唐文宗时期,禁止民间私刻历法,以及天文学书籍,古代人迷信,唐朝认为这玩意有关王朝命运,因此禁止民间私刻,还将其正式编入《唐律》,成为中国首部将出版审查纳入法律的律法。

宋朝因为造纸术愈发成熟,纸张开始变的廉价,活字印刷也诞生于宋朝,出版业极大的发展,于是宋朝对于出版审查的制度也更加完善了。

还出现了事前审查,就是把书稿送交有司预审,印刷后再送样本复查的双重审查制度,另外还有奖惩制度,鼓励百姓举报禁书。

宋朝的禁书包括但不限于天文、兵法、邪教异学,还有教人怎么走科举捷径的书,违者可能流放。

清朝的文字狱就更不用多说了,河蟹大神这玩意,还真不是现代才有的,现代人能想到的问题,古代人也早就想到了,他们也知道有些书必须要禁,所以鲁锦提出出版审查,众人并没有反对。

陈遇这时也说道,“这个征文的法子不错,这样教育部编书的工作就能轻松许多了,尤其是大学的那些专业书籍,可以直接向民间征集。”

其他人也都点了点头,鲁锦这时看向众人问道,“谁还有什么想问的?”

“没了。”

李善长这时数了数刚做的笔记,然后才蹙眉道。

“这六部、九卿,再加上太医院,原本有16个部和寺,现在拆分之后,不算枢密院,仅政务院就有15个部,和四个寺,就这样吧,不多但也不算少了。”

众人闻言都互相看看,感觉也还行,改完后的政务院虽然有15个部,但有好几个都是从原来的九卿里改成部的。

问题是九卿本来也不是小官职啊,六部尚书是正三品,九卿也是三品,甚至有的九卿品级更高,能到从一品,正二品,官一点也不小,它只是名字不叫部而已,但掌管的实权其实和部差不多。

还有枢密院,宋朝就在六部之外另建了枢密院,而且枢密院的官职也同样不低,什么枢密使,枢密副使,知枢密院事,同知枢密院事,一大堆一二品到三四品的大官。

现在鲁锦全都改成部,主官都成了三品的尚书,实际上还是削减品级,缩减行政开支了,不过综合政务院增加的几个部门来看,和宋朝也区别不大,一加一减,还是那么多。

改革之后总体上的变化,是各部门的实权增加了,品级降低了,但是权力相比于传统的六部也更分散了,这下就更没人能当权臣威胁皇帝了。

“这么多部,改动那么大,甚至有的部现在还没一点头绪,人才也没有,想要把这套制度建成,恐怕需要不少时间啊。”秦从龙此时也捋着胡子道。

鲁锦却当即下决心道,“需要时间那就慢慢改,慢慢建,反正我死之前,必定要将这套制度全部落实!”

众人闻言再无话可说,鲁锦铁了心要这么改,他们也没办法,这就是开国君主的权威。

李善长这时又说道,“枢密院和政务院都定下来,那就只剩内廷和内阁了,还有殿下最开始说的,那些非官非吏但有公职,吃朝廷俸禄的人,应该如何确定。”

鲁锦闻言蹙了蹙眉,“现在连皇宫都没有,说什么内廷还是有点早了,不过确实可以先把制度定下来。

“我对内廷没什么头绪,诸位先生可有什么意见?”

李善长见状当即掏出一张列表呈给鲁锦,然后说道。

“殿下是承袭唐宋制度,那内廷也可仿唐宋旧例,唐朝的内廷分为内侍省和殿中省,共有六局六尚,共十二个局。

“宋朝内廷承袭唐制,但又有改动,分为内侍省和入内内侍省,一个主日常侍奉,一个主内廷管理。

“殿下可根据职能需求稍加删改。”

鲁锦接过来那张列表看了看,见到上面的尚食局、尚药局、尚衣局、尚舍局、尚乘局,顿时反应过来,老朱的内廷十二监就是仿照这玩意定的吧?

这管车马的尚乘局,不就是明朝的御马监嘛.——

ps:六部改革还有一章就没了,最后讲一下内廷和内阁

(本章完)

最新小说: 可以穿书后,我靠捡垃圾赚翻了 1991?????? NBA???????????? 让你赶工期,没让你名扬海外! 1991我的年代华娱 被绿后:我一天一百万生活费 开局退婚抄家?我靠蜀锦逆袭首富 八零:换嫁小渔村,我成全家团宠 风舞南诏 我在港娱吃瓜看戏